
红岩石叠如锦绣,砂砾成层似浪波
——游览陕西省靖边丹霞自然地貌风景区金秋季节暖风拂面。我们一行10人自驾旅行一同前去位于中国西北部春秋战国时期统称为“三秦大地”黄土高原区面积最大的陕西省。听说陕西省榆林市西南部靖边县龙洲丹霞地貌的自
——游览陕西省靖边丹霞自然地貌风景区金秋季节暖风拂面。我们一行10人自驾旅行一同前去位于中国西北部春秋战国时期统称为“三秦大地”黄土高原区面积最大的陕西省。听说陕西省榆林市西南部靖边县龙洲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观比较罕见而又特别的传神,我们千里迢迢地慕名而来,大家也是相约在一起游览和观赏一下稀有独特的自然地貌丹霞奇观。
下午2时40分,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靖边县的龙洲乡,驻足在山路旁的土坡上放眼望去,这里的地域风貌生态环境与我们猜测推断和预知想象的境界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山连绵起伏草木清淡,这里的湖光倒影碧绿清澈,这里的农家清静的院落依山而筑,这里纯朴的农民居住的红砖瓦房宽敞明亮。40多岁的房东是一个地道的陕北汉子,朴实憨厚热情好客,当得知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边热情接待,一边沏茶倒水,详细地为我们介绍靖边丹霞地貌独有的地形和神秘的色彩,同时又主动为我们充当游览红砂岩石风景区的向导。
靖边丹霞自然地貌风景区较为集中在龙洲乡,距县城东南约22公里,这里四面环山,绿水萦绕,方圆20平方公里都被奇异的红砂岩(地质学称之为丹霞地貌)所覆盖。据有关资料记载,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风和水经过切割侵蚀,形成了今天的红色山岩群体。
我们驾车沿着盘山的柏油小路向山里行进了大约15分钟的路程,来到了靖边龙洲丹霞红砂峁景区——红砂岩峡谷。大家一字排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举目远眺,红砂岩峡谷,长度约1.5公里,深度达到60米左右,整个峡谷自然组合形成错落迭压的山势,褐红色砂岩石形态各异稀奇古怪,峡谷里巨石嶙峋深而幽静深奥蔚为壮观。我们一行人格外小心地沿着蜿蜒的小径向着峡谷底部走去,一条弯曲的山路时而崎岖坎坷,时而陡峻狭窄,时而杂草浓密,时而石面光滑,有时令人举步维艰胆颤心惊,有时使人惊恐万分心有余悸。我们的团队有七位文雅娇弱的女性,她们在凸凹不平的山路上向下行走,时不时地传来胆怯恐惧的惊叫声,使沿途徒行的人们不免回头观望……好歹大家都是有惊无险,在你我相互帮助和彼此相互鼓励之下,最终安全顺利地到达了铺满了红色砂砾的谷底。阴凉的谷底潮湿而又滋润,人群涌动游客如织,峡谷底部红色沙砾松软的土地上布满了许多凌乱的脚印,几十棵旺盛的沙棘草均匀地分布在红砂岩石山脚之下。前方行进的路线被诸多的红砂岩组合的或宽或窄,左右侧紧密相连错综复杂的岩石,有的高耸突兀悬崖绝壁,有的睡姿横卧憨态可掬,有的如盘坚固纹路清晰,有的神奇俊秀妩媚可爱……我们顺着沟底经过千年雨水冲击的痕迹继续朝着前方行走,谷底裂开的缝隙变得越来越狭窄,脚下弯曲窄小的水沟只能容下一只脚,山体与岩石之间两壁夹峙接近胸部的位置最窄的间距有0.3米,每次仅容得一个人侧身通过,仰望蔚蓝色的天空仅存一条线,这就是当地老乡向我们描述的丹霞峡谷“一线天”。此时此地此景,每个人面部的表情严肃凝重,言语流露十分谨慎,大家有条不紊地侧着身子向前移动,大约有10米的距离艰难地行走了7、8分钟,陆续地穿越了昏暗阴沉峭壑陡深的“一线天”。大家高兴地笑逐颜开欢呼雀跃,就好像经历一场漫长的磨难,看到了走向胜利的曙光。走出“一线天”也就是有7、8米的距离,又是一个山势险峻的悬崖绝壁,10米深的陡壁巨岩使人头昏目眩,看到眼前窘迫的处境真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大家在一起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只有攀岩登山才是寻找出路唯一求生的办法,稍微年长的男队员首当其冲,伸出双手攀住在岩石狭窄的空隙,在大家齐心合力的托举之下,勇敢地爬上了3米多高峡壁的顶部,然后俯身伸手拽拉其他的队员,当大家陆陆续续攀登上黄土覆盖杂草丛生的山梁上,或坐或躺在舒适的土地上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大家站在高坡上回眸观望,红色砂岩石峡谷的美景别有洞天,山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磅礴神奇,峡谷内曲径通幽,峡谷外奇崖石峭。
我们一行人沿着蜿蜒小路顺坡而下,又见一处绝佳的美景尽收眼底,就像一幅轮廓清晰乡土浓郁的山水画,整个秀美的画面既描绘了山势纵横交错湖水和风涟漪又描写了杨柳垂丝飘逸山间芦苇溪水。
我们舒展一下疲倦的身体席地而坐尽情地观赏秋日里的美景,在渺无人烟宽敞的山洼里,唯有眼前的几棵独特柳树引起队友们的好奇,树干只有一米多高,树枝却繁密茂盛。在大家无限遐想的猜测之中,有人从网上查到:这种树学名称旱柳、沙柳,当地俗称“砍头柳”。也正是应了“砍头只当风吹帽”,“砍头柳”长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被当地的农民砍掉,只剩下光秃的主干,来年树干上又能生出新的枝条,这样周而复始的被砍头,“砍头柳”的神奇在于它的头越砍越茂盛,就像菜地里的韭菜一样越割越旺,而它却能一直生生不息的繁衍,重新长出的树冠,具有防风和减少水份蒸发的作用,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柳。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接二连三地爬上“砍头柳”主树干依靠在挺立的枝杈轻抚着略微泛黄的柳叶,令人流连忘返难于忘怀的场景,引起大家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影。
我们穿过随风飘荡的芦苇丛趟过山间的涓涓溪流,来到了群山环抱碧水荡漾的湖边,望着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湖水两岸断崖壁立,真是秋行夏令美不胜收。大家经过翻山越岭的艰苦跋涉,此地此景真感觉到有点像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沉悠远意味深长环境优美的仙境。我们纷纷地穿上黄色救生衣踏上了游船,向着依山傍水碧绿的湖泊驶去,这方水土虽然没有长江“三峡”的滩峡相间水流湍急雄伟险峻悬崖壁立,但这里却有山峦起伏双峰欲合神洞秘窟湖水清亮温柔恬静绿树成荫,恰似一幅幅山清水秀迂回曲折的画廊,到处充满着恬静优雅诗情画意。
晚霞朝晖夕阳西下。我们的团队越岭经峰达十余里地,一行人时断时续地走进了闫家寨古城遗址,一个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斑驳的门洞连接着的城内城外,城根下散落着一些瓦砾碎片,远处断壁残垣的城墙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古城内农田里的玉米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古城外云雾缭绕黄土高坡沟壑纵横,一条蜿蜒的柏油小路延伸到朦胧的山间……
我们一行人拖着疲倦的身体沿着山路前呼后应地返回了龙洲乡的房东家,大家累的筋疲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l65i74ou5630h.html
上一篇:是什么让她走向不归路
下一篇:为母亲包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