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面不寒杨柳风
初上论坛,杨柳风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ID图像和那神采飞扬的文字。他的ID图像是一位中年男士,手中端着热茶,脸上洋溢着可掬的笑容,感觉特爽朗;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很斯文、很有学问的样子。我以为这是他
初上论坛,杨柳风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ID图像和那神采飞扬的文字。
他的ID图像是一位中年男士,手中端着热茶,脸上洋溢着可掬的笑容,感觉特爽朗;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很斯文、很有学问的样子。我以为这是他本人照片,直到去年年底,在网上看到了杨柳风老师本人的照片,才知不是。他本人与ID图像有些相似,除了少了一副眼镜外,看上去一样的爽朗,一样的斯文,一样的有学问。
第一次与杨柳风老师网下见面,是在去年腊月十六黄香故里举办的年宴上。记得那天下午,我急匆匆地赶到云梦梦珠大酒店,杨柳风老师看到了我,他向我招手:“荷花,来这里。”待我坐定后,他说自己是xglxh(杨柳风),然后又向我介绍金风老师月儿姐姐等论坛“大侠”认识。初次见面,杨柳风老师的热情,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
杨柳风老师不愧是论坛上的常青树,他的原创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民俗故事、诗歌、对联等作品都很出彩。尤其他的小小说,构思精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内容主题鲜明,语言具有浓郁的草根味。如小小说《买辈份》,把那个打工暴富却无知的二楞子,描写得特生动。杨柳风老师作品中运用了一些方言,如“大旺是个散乏人,闹闹洞房三天无大小,大旺说:‘这杂子的,你这搞法跟我那时候的搞法硬是不一样,涅几热闹几快活。’”“只有二楞子楞在那里摸脑壳,刚才被他父亲挖了一粒弓。”这些民俗风情式的对话,既能突现人物的个性,又能让读者觉得妙趣横生,感染力很强。杨柳风老师的童话寓言也很有意思,例如《麻雀与诗人》,“诗人用一根手指竖在嘴巴前,示意麻雀小点声,然后低声道:‘这是业内不宣的秘密,只是你们不要去张扬,你们说,现在流行什么?小品,那些博人一笑而已的小品。为什么?诗,有谁能超越李杜?文,有谁能胜过韩柳?就说时兴的电视剧,也不过是些注水牛肉,在原电影的基础上,增加些爱情,补一些噱头,要不就是将一部经典著作拍了一拍再拍,有多少新玩意。’”真是一语见血寓意深刻的好文。
去年十二月,我曾收藏了杨柳风老师的几章武侠荒诞小说——《南楼月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全部是论坛上熟悉的ID,故事情节风趣跌宕,颇有一些侠骨柔情的味道,可惜那段时间我经常出差,收藏不全。杨柳风老师的佳作举不胜举,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没有勤奋的耕耘,我们不能欣赏到他的佳作。
跟杨柳风老师熟识了,我感觉他不仅多才多艺,而且人也挺风趣。记得风情版春节聚会的时候,坛友们让我表演地方小曲——《十把扇子》,杨柳风老师主动与我对唱,本来有些胆怯的我,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快地完成了任务。如果说那天紫檀老师一曲《好姑娘》声情并茂,杨柳风老师的伴舞则是景上添花,把整个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杨柳风老师还有许多绝活,如信口即来的笑话、相声、湖北大鼓、还有行如流水,而又不失遒劲的书法。
杨柳风老师很有亲和力,我跟他聊天总有收获。我们聊过生活、工作和学习,还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我请他修改过我的小诗,他虽是论坛“大侠”,但从不摆架子,经他修改过的小诗,不仅有诗的韵味,更有诗的灵动和意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老师既是兄长,也是尊师,更是朋友。他曾对说过一句话:“趁年轻,多读点读书,多记读书笔记,这样才能积累素材,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这样平实的话,让我如浴春风。能结识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就像读一本好书,让我受益终生。
2007年7月27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484di5iu1mh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