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别这样对待孩子!

老婆,别这样对待孩子!

洁己散文2025-08-12 02:30:06
已是午夜时分了,卧躺在床上的我却仍辗转反侧,躁动不安,一点儿睡意也没有。望着另张床上鼾声渐起,睡得正浓的你和你身旁呓语不断、面露甜笑的小儿,再看看睡在我身边的大儿(注:大儿与小儿是双胞胎),脸上似乎还
已是午夜时分了,卧躺在床上的我却仍辗转反侧,躁动不安,一点儿睡意也没有。望着另张床上鼾声渐起,睡得正浓的你和你身旁呓语不断、面露甜笑的小儿,再看看睡在我身边的大儿(注:大儿与小儿是双胞胎),脸上似乎还挂着两滴未干的泪渍,偶尔还发出一阵抽噎声。此时,我的思绪早已插上了翅膀,飞到了九霄云外……
晚饭过后,儿子们坐在塑料拼图上摆弄着各自的奥特曼玩具,我坐在沙发上阅览着今日的《合肥晚报》,而你则在厨房洗刷。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和那么融洽!突然,两儿打了起来,顿时扭作一团。原来,好强的大儿嫌自己的奥特曼没有弟弟的大,玩起来不过瘾。于是,伸手就抢弟弟的玩具,谁料用力过猛,一下子挣断了奥特曼的胳膊。万分恼火的小儿用力一掌猛地向大儿推去,大儿一个踉跄,“啪”的一声,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失声大哭起来。闻声赶来的你见了,立刻满脸胀紫,双目圆瞪,不分青红皂白,一个箭步冲上去,揪起正在嚎哭的大儿,就是响亮的两巴掌,“叫我怎么能看来你啊!”……
回想着晚间发生的一切,大儿那张哭泣的脸,那双无助的眼神,反复在我的眼前跳跃,耳畔仿佛传来一个声音:“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一种强烈的无可言状的同情、无奈与痛苦从心底里升腾起来。按理说,孩子之间偶尔为个鸡毛蒜皮的事儿发生争执,那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不违背学习、生活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做父母的就无须横加干涉。可是今晚,你的表现也太差强人意了,粗暴无理的言行,专横野蛮的态度,令一旁的我失望至极。我只得强压住内心的愤怒,因为我知道,正在气头上的你就像一头八匹马都拉不回的“犟驴”,任凭别人怎么开导和劝戒,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在好了,你的心情应该平静了吧,那就听听我许久以来一直闷在心里头的肺腑之言!
常言道:“距离使人产生美感。”现在,我对这句话持怀疑态度。因为,距离只会使亲情疏远,只会让人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大儿子出生后两个月,因你奶水不足和我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两个小孩,便被他爷爷和奶奶接到乡下喂养。这一晃便是三年,直至去年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你才勉强接回。三年的乡下生活,造就了他与小儿迥乎不同的个性与气质——一种农村孩子惯有的野性与粗犷。成日里,就地当床,翻箱倒柜,浑身脏兮兮的青一块紫一块,性格也变得倔强、孤僻,这和长期与我们生活的白皙干净、活泼开朗、乖巧懂事的小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丑小鸭”与“白天鹅”间的对比——在你看来。也正是这种对比,使你无法将疼爱小儿的百分百的情感转移一半到大儿身上,哪怕仅仅是一点点也足矣啊!于是,一条似乎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架在了你俩的心海间。只要有你在家,他便沉默寡言,毕恭毕敬,察言观色,唯恐招来你的不悦和一番批评甚至狠打。一到陌生场合,便心生胆怯,总是绕着我的膝下转悠。就连晚上睡觉,也是非要搂着我睡不可……哎,环境造化人,时空疏远人呐!造成今天的局面,归根结底,还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是我们给予他的亲情和母爱少之甚少,是大家彼此还没有在心里挪出一个位置放下对方啊!“让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会学会爱。”就让我们先从“接纳”做起,接纳他的缺点,接纳他的习惯,接纳他的言行,接纳他的一切。“功到自然成。”有理由可以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消除它的一切陋习,换回他对亲人的爱,对家庭的爱,对生活的爱。
 “手心手背都是肉,二者不可偏颇。”每当左邻右舍评论你偏心时,你总是如是狡辩说。然而到了现实生活中,你“母爱的天平”却不由得倾斜向小儿。每当小儿犯了过错,不管轻重大小,你总是轻描淡写的数落一下便了之,而大儿只要犯错便免不了大发雷霆,一番教训。每次买来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玩具,总是习惯性地全交给小儿,由小儿再发给大儿,可小儿又爱不释手,惹得一旁的大儿只有眼睁睁地落泪的份儿。每回就餐,你总是一口一口哄喂小儿,而从未为大儿喂过一勺,只是由他自己动手,当他吃完端起空荡的饭碗给你看,企图赢取你的夸奖时,你却总是冷冰冰的抛出一句:“哦,吃完了。”而小儿一喂完,你就眉飞色舞,连声夸道:“我的乖乖,你真棒!”……其实,这些在我看来,你的母爱已经分解成了对小儿的“溺爱”与对大儿的“畸爱”,这些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爱,更是一种不公平的爱。前者只会让他越来越骄横跋扈,越来越自私任性;而后者却使他更加无助,更加孤立,长此以往,势必对他脆弱的心灵造成莫大的摧残!“让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会学会客观公正。”那么,就让我们从“公平”做起,公平孩子的物质,公平孩子的惩罚,公平孩子的奖励,公平孩子的一切,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播下一颗要明辨是非美丑,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一切事物的种子。
还曾记得那次,儿子们刚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值班休在家的你便要他们俩背诵今天刚学的古诗《寻隐者不遇》,说是检查检查学习情况。当先背诵的小儿较流利地背出时,你不助地点头,大加赞赏。而大儿可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背得结结巴巴,这下你立刻“晴转阴”,厉声说道:“怎么回事?……你看文韬(小儿名)背得多好!……笨蛋!”话音刚落,便一巴掌甩了过去……我知道,你“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之心太切,对孩子的教育无比重视。可你想过没有,教育不是朝夕之功,瞬间就可一蹴而就的。它好比熬一锅稀粥,煮得时间越长,就越浓厚越可口。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嘛!试想,这中间如果被人投放了一窝“老鼠屎”,那么那锅粥的最终质量会如何?还能继续食用吗?其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那“老鼠屎”就是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粗暴的言行、诋毁性的批评。反之,我们若在锅中放些“大枣”、“红豆”之类的附加物,那么煮成的粥定会色泽艳丽、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那“大枣”、“红豆”之类的附加物,就是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赞美、鼓励、赏识……“让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会学会自信。”让我们从“赞赏”做起,赞赏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会增强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
千言万语交织成一个声音:老婆,请善待我们的孩子!摒弃一切批评、怒骂、粗暴和歧视,让其生活于接纳、关爱、公平和赞赏中!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孩子们那洁白无瑕的画纸上画出五彩斑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