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行记(十七):西北行之鸣沙山

悠然行记(十七):西北行之鸣沙山

肚脐散文2025-08-05 20:52:30
初以为鸣沙山是一座山,殊不知山是真的山,却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有沙有石的山,而是纯粹的沙漠山。鸣沙山是由流沙堆积而成的,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绵延40多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处约250米。来到敦煌
初以为鸣沙山是一座山,殊不知山是真的山,却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有沙有石的山,而是纯粹的沙漠山。鸣沙山是由流沙堆积而成的,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绵延40多公里,南北宽20公里,最高处约250米。来到敦煌,不去鸣沙山不到月牙泉总是说不过去的。
进入景区,抬头间及目处就是土黄土黄的沙山,线条的流畅,让人忍不住遐思万千想入非非。酷日直射,那感觉好象太阳离大地很近。到了西北才知西北的太阳是完全不同于南方的,那种炎热已超出我的想象,一天就能把你晒出一块黑碳来。而此时,那些“烈”、“毒”、“猛”等字眼完全失去意义,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因为我只是站在阳光下撑着伞,就已感觉灼热无比,想着即将骑着骆驼行走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沙漠上,心里真是怵意非常。
在接待方,我认识了从安徽来旅游的一家人(男女主人和他们十岁的宝贝儿子,4岁的外甥女,姥姥,侄子)并与他们同行。孩子们看到骆驼就快乐得嚷嚷要骑,大人们也是跃跃欲试地兴奋着。唯我在犹豫,因为遍地开花的只是游客们的大红鞋套、草帽和女士们各色各样的纱巾、披肩,没有一人是打伞的,我是不是也应该装备一下自己的防暑用具呢?我知道来沙漠一定会很晒很热,可根本就没想到是这种晒法,不仅没涂防晒霜更没穿长袖,更不要说草帽了。容不得我再犹豫,安徽同行女主人已好客地替我买了往返程的骆驼票,出发在即。我果断地在景区一角的购物处买了草帽和纱巾,老板娘竟然热情地帮我在草帽上裹扎纱巾,霎时,沙漠女人的感觉有了。
游客们熙熙攘攘,成百成千的骆驼跪伏当前,时刻准备着驼上游人爬山。戈壁沙地上,游客很笨拙地尊从骆驼主人如何骑骆驼,(与其说是骑不如说是坐),驼峰处立有一几形铁鞍,坐在骆驼背的坐垫上,扶着铁鞍,随着骆驼主人的一声吆喝中,骆驼前仰后倔地站了起来,背上的人也猛地一仰一晃,抓稳了哦,这感觉,让我想起电影《英雄》里骑骆驼的情节。满以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骑的动物应该是马,却做梦也没想到竟然是骆驼。骆驼主人牵着一组六匹骆驼,带着我们朝山上走去。
当年丝路上的驼队,如今已成了旅游景点的道具。一队队的骆驼,络绎不绝的从身边走过,有从山上下来的,有从后面跟上的,游客们都不认识,但相互见了都会自觉与不自觉地挥挥手。骑在高高的骆驼背上,大自然当前,大沙漠当前,人就象是一串串蚂蚁,莫明其妙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迷人的大漠风光,呈流线型的沙脊,浑圆滑顺。阳光的分割,明的金黄,暗的褐赭。烈日,肆无忌惮地照射着人们,浑身就象是被火烤着一样酷热,皮肤有了生痛感。想着古时候温柔的丝绸从中原经过这样的路线运输到了西域,驼铃悠悠中,会有多少动人而又凄美的故事发生?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人从这条路上走过,留下多少思多少爱多少怨?蒸发汗水体力的同时又升腾起几许希望与幸福?如今生活无忧的人们,在寻找自虐般快感的同时,是为了感受古人生存的艰辛还是为了凭悼自然原始的不再?快乐多?幽思多?还是感慨多呢?追思怀古,如爱一样,是这世上无解的毒药。
其实这骑骆驼的路线很短,也就半个多小时。在山脚,望着缓坡的沙漠山,峰顶并不高,据说以前是徒步爬的,现在已有了木梯。那一线木楞,没顶,如沙海中的一条浮槎,不知它延伸在何处。随着游人一格一格地往上走,这格楞只容一人的脚步。体育细胞向来缺乏的我,不一会,就汗水盈盈,气喘唏唏,呼吸困难而且紧张,感觉自己象是在水里捞上来一样又湿又累。我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这才发现同行的安徽那一家朋友四处分散早不知上到哪了,只远远的发现那男主人背着他那四岁的外甥女已站在山顶了。腿如灌了铅般重,我无法也不敢停下来,因为我只要稍微缓慢,后面一大串的游客就都得慢下来,烈日下,谁会愿意停下来烤?谁又忍心大家陪着你停下来?都渴望着快点到山顶然后快点下来。十点多,正是鸣沙山太阳开始猛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孤助无援的滋味,此时此刻,你只能奋勇向前,慢一点都有内疚感(其实我可以闪在一旁让后边的人先上的,但其时没想到。)近于虚脱般,我终于站在了山顶,感觉自己是在飘浮,目眩得只感觉身边人影在动。喉干得冒火,想喝水,却很要命地发现:我的水不见了(可能是买草帽的时候遗落在购物处了)。无助感顿时扩散,弥漫全身。
分明鼻酸眼热,却无法有湿的感觉。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欲哭无泪,眼睛干涩难耐,一种难以形容的旱渴直透肺腑,思想近于空白,只想着一个字:水。
那安徽友人中的大婶,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身边,微笑着递给我一瓶矿泉水,说:“渴坏了吧?喝口水。”她一定是发现了我的难受。
幸福,感激。接过水的我,幸福得只会说:谢谢,谢谢。
在西北多天,每个宾馆的水喉边都有一行字:请节约用每一滴水。我也真的很珍惜用水,平时在家刷牙、洗脸总是把水喉开得最大而且用流动水,在西北我不敢,要多少用多少。从来没想过水的重要,到了西北看了提示自然就会节约用水。而此时,在这沙漠里,更是感觉到水的重要与宝贵,那简直就是生命之血啊,同时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危难时也是那么的重要与宝贵,那应该是人性本情最真的时候吧。善良的安徽大婶,让人难忘。
小口小口地喝着水,很珍惜很珍惜,如啜着菩萨手里的仙霖。我不敢大口喝,怕一下子喝完了,万一有游客象我一样粗心地丢了水又渴得难受的话,我才可以把自己的水给他。(我这想法很天真,现在的人谁也不会在沙漠里不带水的,除了粗心的我)。
身体舒服了,欣赏的心情也回来了。沙漠山凹凸分明的立体感很强烈,远处沙峰陡峭,锐如刀刃,绵延起伏的沙岭,似虬龙如蜿蛇,壮观得让人叹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巧妙。站在山顶,望着漫无边际的金黄沙漠,心胸开阔得能容下人间任何烦恼与忧虑。
走下山和滑下山同样是下,好象也没人是走下山的。但与其说滑不如说划,因为人坐在抽屉一样的木格里,你得象坐在船上划水一样划沙,才下得顺溜。鸣沙山的沙质很细腻,沙粒极绵密,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也叫五色沙。那沙是滚烫的,手插入沙中浅一点下滑得快但很烫,插深一点下滑慢些就没那么烫,很矛盾呢。双手不一会就被烫得通红,也许铁砂掌就是这样炼出来的吧?而滑沙时,就能听到身后的沙因磨擦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