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诗韵
清晨醒来,阳光已经透过缝隙照在了窗台上,秋天本就是十分静的,清晨的康巴大地在这阳光下显得更加宁静、祥和,人不知不觉都慵懒了些。周末的校园少了平日里赶去上课时的匆忙和喧闹,静静的,阳光差不多已经铺满了整
清晨醒来,阳光已经透过缝隙照在了窗台上,秋天本就是十分静的,清晨的康巴大地在这阳光下显得更加宁静、祥和,人不知不觉都慵懒了些。周末的校园少了平日里赶去上课时的匆忙和喧闹,静静的,阳光差不多已经铺满了整个校园,天空显得高远而纯净。漫步在临河的小道,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那一颗颗桂树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金灿灿的,淡淡的花香也愈发浓郁。河水也比之前缓了许多,没有了那种你追我逐的热闹,临岸的一些地方水流轻轻的拍打在凹凸的石面上,溅起零零星星的小水花,远远看去,像是顽皮的孩子嘴里吐出的泡泡。当你从那几棵柳树下走过,不时微风吹来,那垂下的柳条也许不经意轻轻拂过你的脸庞,凉凉的,痒痒的,好不惬意。要是遇上工人修剪草坪,那时你肯定会闻到阳光中浓郁的青草味道。只有这样闲适的生活,才会让你忘记生活中所有的烦心事,去细细品味这秋的韵味。
然而,“自古逢秋悲寂寥”,说到秋,总是让人联想到衰败、悲凉的景象。《诗经》言“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九辩》中也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然而我最是喜秋的,最爱秋那“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的淡淡愁滋味。
秋是一个诗意的符号,一个诗意的季节。对于秋,一切都是诗意的。说到秋,总能想起很多诗句,也许正是因为秋那淡淡的清愁,才引发了古今诗人们“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兴。在秋天,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深情,就是习习的秋风也能引起诗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那样浓浓的思乡之情。不管是“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的秋雨,还是“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的秋叶,无不触动人心底深处的那根弦,触动人最深处的情思。然而,秋天也并不缺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般幽清明净的自然美,也有让诗人不忍错过而停下车来的那红于二月花的枫林晚景。秋在诗人眼里并不单调,诗人对秋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就像陆游所言“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是的,人人都言愁,可是真正深解其味的有几人呢?
我还喜欢秋天的“性格”,没有那么的张扬,没有那么的娇气,更多的是一种安静,祥和。其实人生的况味也和这秋一样,人到晚年,不再步履匆匆,一切都归于平静。饱尝过人世的冷暖,经历过世态的炎凉,才体会到平淡的可贵,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回眸足迹,深浅不一;回顾年轮,亦有疏密。往日的张狂和自卑,浮躁和抱怨,都被岁月所湮没;曾经的成败得失,兴衰荣辱,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一些零零星星的记忆,也许会在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记起,也许会跟随那飘飞的落叶落进地底深处。“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如今,以一种淡然的心境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任夕阳从柳树枝头缓缓落下,徜徉于自己的空间,体味这世间诗意的美好。秋日里,那簌簌落下的秋叶不是生命的消逝,而是生命的延续,它把绿意深埋地下,在冬日的严寒下积蓄,等到下一个春天,再一次加倍的挥洒与铺张。
秋的韵味,它需要一个人静静地、细细地去品味。在秋日的午后,寻一宁静去处,斟一盏清茶,任丝丝缕缕的凉意亲吻着脸庞,像默存先生一样闲适的“阅世长松下,读书秋树根”。品味过浓浓的秋韵,再去仔细品读生活的诗篇,看潮起潮落,花谢花开,我心似水。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5oo7dsu511t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