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游都江堰
书本上读都江堰,都江堰是一首浪漫豪放的诗篇;画册上赏都江堰,都江堰是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玉垒山前游都江堰,都江堰是一轴巧夺天工的山水画。丁亥年夏秋之交四川之行,我终于有幸漫游都江堰。在成都因离登机倘
书本上读都江堰,都江堰是一首浪漫豪放的诗篇;画册上赏都江堰,都江堰是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玉垒山前游都江堰,都江堰是一轴巧夺天工的山水画。丁亥年夏秋之交四川之行,我终于有幸漫游都江堰。在成都因离登机倘有4个多小时空暇,友人说,何不去游都江堰?于是我们怀着仰止的虔诚之情连忙驱车前往。到都江堰时已是下午4时许。但见玉垒山上,树木婆娑、挺拔的水杉、高耸的银杏、古老的苍松翠柏、丛生的慈竹欢聚地筑起鲜活的屏障把都江堰隐藏起来。我们匆匆购票进入山门。一座道教风格的宫殿出现在眼前,匾额上“十龙殿”三个鎏金大字在夕晖下熠熠闪光。据说古时有十条恶龙在江上兴风作浪,为害百姓,李冰斩恶龙于此,百姓建此殿以记其功。继续往前行我们看到了“马王殿”、“城隍大殿”、“财神殿”、“娘娘殿”和“菩萨殿”。因时间紧,我们未细看这些巍峨的殿宫,但我在心里却有了几分想法:前人筑殿,想不到也表现出一种多项经营、优势互补的思想,让爱财的人有求财之所,盼子之人有求子之处,乞安之人有求安之地,真让游客各随其愿,各得其所。喏,你看那些从殿中走出的游人,无不满脸堆笑满心欢悦。寻思时,我们抬头便见一尊高大的雕塑,李冰父子站立于风口浪尖之上,遥望远方,那凝望的眼神,那凛然的神态,那苍劲的身姿令人顿觉激情澎湃,对李冰父子肃然而敬。
公元前256前,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岷江水患,率百官,召百姓,凿离堆,穿二江,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的天然地势,以及弯道水流规律,采用无坝引水形势,建起了都江堰这个震古烁今的伟大水利工程。那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位一体浑然天成,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排洪泄沙、旱涝调水的问题,灌区目前已达6个地区36个县(市),实灌面积1000多万亩,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丰穰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这颗璀璨的明珠由此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发出夺目的光辉,这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是世界文明的奇迹,是中华智慧之瑰宝,向世人充分展示了顺其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中华哲学的深邃。
“离堆何岩岩,瓶口纳澎湃,投鞭分江流,一堰为统帅,伟哉李父子,功勋孰可盖……”吟诵赵朴初先生的诗词,我们走过跺脚摇晃的悬索安澜桥。为节省时间,我们乘坐游览车来到了“鱼嘴口”。站在栏杆前,举目远眺,只见岷山披翠,蜿蜒起伏,重峦叠嶂,绵延四周。岷江似一条巨蟒,从峰峦中窜出,奔涌而来,在夕晕中烁金熠辉,雄伟壮观。岷江到我们脚下的鱼嘴时被一分为二,左边是外江,右边是内江。落日在天边曳下一根根红线,线下暮色苍茫,线上金丝万缕。红线曳着的落日像一颗刚出炉的仙丹,光艳诱人,给山峦、江水披上万千色彩。渐渐地,天籁徐,风萧冷澈,天色愈来愈暗,青山碧水染上一层墨彩,给朦胧的江面平添了凡分雅趣,教人想起碧空寥落、一水萦蓝的平湖秋色。你看那左边的泄洪闸堤,高大巍峨,洪流于闸中倾泻,水声震耳欲聋。再看那右侧宝瓶口,石崖似横空出世,绝水兀立,散发出气傲烟霞、势逾风雨的奇韵。江水“哗哗”流淌,像一位中年女中音,悠闲地吟着《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惬意地走向成都平原滋润沃野;外江浪声“呼呼”,似所向无敌之勇士,交奏着进行曲,快马加鞭奔入滚滚长江。这是天籁,这是历史的福音,这是时代的凯歌,这是天人合奏的交响乐!都江堰,李冰父子率广大民众用火烧、水浇、人撬的办法,历经8年筑成。令人惊叹的是,当时没有混凝土,飞沙堰全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那“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行之有效的治水经验,首开了人类科学治水的先例。我想,看了都江堰,那些搞“豆腐渣”工程的新时代“郡守”是否会赧颜呢?
往回走在金刚堤上,道旁水杉森森而立,浓阴匝地,似仙子披翡翠、簪绿碧。美,太美了。我有些目迷神醉,但还是不住地扭头看堤下的河床。我们都在惊叹,这河床看不出它与普通的河床有什么两样,但增一分则太高,减一分则太低,必须恰到好处,才能在洪涝时发挥排洪泄沙的功效。两千多年来,这河床一直保持这一高度,真是太神奇了。望着飞沙堰,我想,在历史的河流中,危难关头能担当起扭转或稳定乾坤重任的,有时也常常是如河床一般的普通人,他们没有浮艳的虚名,他们拥有的只是普通和平凡,但他们的业绩当永载史册。
都江堰,伟大的为民工程、造福工程、智慧工程、哲学工程。她气势恢宏的旋律将永远在时代的上空奏响,她巧夺天工的画卷将永远在祖国大地上延伸,她浪漫豪放的诗篇将永远被世人咏诵。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65su76dd123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