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语·芹菜

蔬语·芹菜

代史散文2025-08-14 13:49:21
江南,春日,路边水渠旁,到处都可看到绿油油的芹菜,一簇簇鲜活地漫开,那蓬生的枝叶就象一朵朵浮动的绿云,天地间弥漫着淡淡的芹香。《吕氏春秋》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这云梦之芹,就是我们在乡间地头常见的
江南,春日,路边水渠旁,到处都可看到绿油油的芹菜,一簇簇鲜活地漫开,那蓬生的枝叶就象一朵朵浮动的绿云,天地间弥漫着淡淡的芹香。《吕氏春秋》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这云梦之芹,就是我们在乡间地头常见的水芹。
清明回老家祭祖,看到那成片成片的水芹菜田,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犹似绿波起伏,好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令人陶醉。芹,随种植地域不同,分旱芹、水芹。因江南气候湿润,这两种芹都在我们这都常见。旱芹颀长挺拔,水芹妩媚娇柔;旱芹碧波荡漾,水芹则是春水渐宽;旱芹是须根,水芹却是茎根,一团团白白的根须,在沟底的淤泥里牵牵扯扯旺盛地生长着,茂密的地方甚至让人分辨不出下面究竟是水沟还是平地。
在《东坡传》中曾看到:苏东坡被贬黄州时,过蕲州,发现此地芹菜味美,他老家有道菜叫“春鸠脍”,其做法是用雪下芹菜的嫩芽(应该是旱芹),配以斑鸠肉丝炒熟。于是东坡先生用蕲州的芹菜(水芹)改良成“蕲芹春鸠脍”。即今“东坡春鸠脍”是也。东坡老先生他还发明了“东坡红烧肉”,一个在仕途如此不走运的人,但在一生不停地政治放逐中却成就了他另一个美名——“美食家”。
虽说这“东坡春鸠脍”没吃过,但想象那芹菜的清香、斑鸠丝的野生气息,并合着春时的新鲜味道,应该是清新爽口,满齿留香的。那北宋时期,斑鸠还是普通的鸟类,可能比现在多,也极易获得,再说那时也没什么气枪、猎枪之类的现代化捕获工具,人们享受它时也不会有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来抗议。我想现时的“东坡春鸠脍”也得与时俱进改良了,可以用家养鸽子来作主料了(鸽子就是从斑鸠驯化而来的)。
在家中,倒是经常吃到奶奶烧的芹菜炒牛肉、芹菜酱干,芹菜包饺子,特别是凉拌芹菜,先把芹菜切成一小段,放进开水中焯几分钟起锅,再用香油、红椒、调料等一拌,芹菜如翡翠,红椒如丝带,骤然“美色当前”,煞是好看。再夹一两段在口,脆生生、青悠悠,带点淡淡的苦香,汁液从齿颊间流过,恹恹思睡的胃也突然醒了,让人味口大增。
芹菜,从昔日的山间野菜到今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从发前的配荤到返素,生活质量的提高,口味,兜了一圈,又回来了。
芹菜长到粗大时,茎中会有空隙,与古代处于穷途的文人也特别有缘。李白“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杜甫“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都虚心得不得了。东坡老先生大概也想不到,在他身后数百年后也有一个爱他爱吃的“蕲芹春鸠脍”,并因此自号雪芹、芹圃、芹溪,只是他生活中比东坡先生还不走运,但文学成就一点不比东坡差,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红楼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