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林彪故居感怀
9月下旬赴湖北出差,应朋友之邀,来到林家大湾,参观了林彪故居。短暂的行程,仓促的观瞻,太多的感慨。(1)车子下318国道,沿着一条乡村水泥公路前行十几公里后,一座上书“林家大湾”的牌楼进入了我的视线,
9月下旬赴湖北出差,应朋友之邀,来到林家大湾,参观了林彪故居。短暂的行程,仓促的观瞻,太多的感慨。(1)
车子下318国道,沿着一条乡村水泥公路前行十几公里后,一座上书“林家大湾”的牌楼进入了我的视线,它告示着已到了林彪的故乡。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丘陵地貌、一排排破旧的民宅、一片片不规则的稻田和一个个正在劳作的村民,与想象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差甚远,给人以穷乡僻壤、偏僻落后、萧条荒凉的感觉。进入景区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寥寥无几的车辆、稀稀拉拉的游客和沿路兜售纪念品的商贩,与其他名人故居繁华喧闹、人山人海的场面形成极大的反差。
在林家大湾,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林育南故居、林育英故居、帅门和林彪故居遗址。简陋的展厅、朴素的厅堂、冷清的书摊,静悄的庄院,加上讲解员低沉的语调,使我们看不到元帅故里的喧哗,看不到名人后代的自豪,相反给人以冷落、凄凉的感觉!只有帅门前那株不知名的红花含苞待放,给肃穆的林帅故居增添了些许生气!
据林彪侄媳童贵珍老人说:这里在文革期间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韶山,仅1968至1969年一年多就有108万人前来观瞻,络绎不绝的游客把清水塘的水都喝干了。林彪出事后,旧居的牌匾被砸,展览物品被烧毁,工作人员被谴散,至此他的故居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九十年代后期,林家后人自发集资恢复了帅门和林彪、林育南、林育英故居,当地政府对他们的行为采取“不支持,不阻止,不投入”的政策。每年来这里的旅游团队很少,大都是慕名而来的散客。
唉!“虎落平川比犬欺,凤凰落架不如鸡。”
(2)
林家大湾坐落在白羊山下,湾前有一池塘,满目绿树成荫,与毛泽东故居韶山有些相像。“背有靠,前有照,左右山环抱”的风脉不消说,还有“白羊山是只雪白的神羊坐化而成”的传奇故事,可见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是的,看林家宗族就出了林育南,林育英,林育蓉(林彪)3位名人,还有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秦兆阳等等。小小弹丸之地,竟有如此多的盖世英豪,着实让人敬佩。但想起林彪这位叱吒风云、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的离奇命运,我又不禁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到悲哀和叹息。
林彪生于1907年12月5日(农历十月初一),23岁就当上了红四军军长,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回味党史,是他指挥了威振中外的平型关战役,揭穿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谎言,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是他指挥了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让国民党百万大军闻风丧胆,丢盔弃甲,最后退守台湾。建国后,他是开国元帅的第三位,是党的副主席,是毛泽东确定的接班人,可见他的军事才能和执政能力是何等的卓越和优秀。然而,1971年9月13日,随着他外逃乘坐的飞机在温都尔汗荒漠坠落的一声巨响,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由此他的声名一片狼藉、一落千丈,成为千古罪人。
林彪的悲剧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示和不尽的思索。
(3)
走出林彪故居,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林彪不是神,也不是魔,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林彪的一生,好与坏、沉与浮,极具传奇色彩。
我是一位小人物,林彪的功过是非真的不能评头论足。我只想说,他的故居的确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资源,需要很好的开发利用。但愿下次来到林家大湾,看到的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繁花似锦的新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udsds7880hf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