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寞·张默
A、张寞 我叫张寞,寂寞的寞。不知道我的父母为什么要给我取这么个名字,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很适合我,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样子。可是,17岁以前的我不是这个样子的。在我生命的前17年里,我总是活泼喧哗,整天
A、张寞 我叫张寞,寂寞的寞。
不知道我的父母为什么要给我取这么个名字,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很适合我,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样子。
可是,17岁以前的我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我生命的前17年里,我总是活泼喧哗,整天唧唧喳喳快乐得像只小鸟。寂寞与我无关,安静只在夜里。
在17岁那年,总是和我一起开心、陪我忧伤、带着我胡闹、帮我出气、替我挨打的我的双胞胎哥哥张寂死于一场流行病。
我是一个幸存者,却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我不停地怀念我的哥哥张寂,很多年来我一直无法从他死亡的阴影里走出来。过度的怀念使我变得异常的安静与沉默。而我也真正的寂寞起来。
我把窗帘和床单换成清一色的蓝,这是张寂最喜欢的颜色,他说这是大海的颜色。白天阳光照近来,整个房间都被映得蓝蓝的,像大海一样蓝。
是否所有双胞胎之间的怀念要比一般兄弟姐妹要深,还是只有我如此?
B、张默
我叫张默,沉默的默。
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很喜欢我的名字,虽然很多人说这个名字并不适合我。因为我并不像我名字那样安分,而是颓废不羁抑或者是堕落。
我的朋友对我说,读大学的人谁不堕落。我笑。我的确是在堕落。只是因为堕落我才来大学,我想我的存在是对教育的讽刺。在我过去的两年大学生涯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网吧里,白天昏昏沉沉的,夜里我总是清醒的却总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否真的有意义。我忘记了阳光的颜色和味道,顶着大学生的名义,挥霍着那些还没挥霍完的少得可怜的青春。这些只不过因为我对我所生活的环境失望透顶。
偶尔我也有正常的时候。
我比较正常的时候,通常是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每天的这个时候我都在网络上或者广播里听一档叫《蓝色海岸》的节目。仅仅因为那个主播的非主流思想和他播放的非主流音乐。我喜欢听着他的音乐看窗外的星星。
A、张寞
我突然变得沉闷之后,除了死党多多,其他原来一起的人都离我远去。即使是多多和我说话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提到张寂使我又伤心起来。
张寂死后的我的第一个生日,多多送了我一台收音机。那台收音机很漂亮,外形是一只蓝色海豚,它能收到很多个频率,我甚至可以听到BBC。多多说,没有张寂和她陪着我的时候,我就可以听广播。
慢慢的我养成了听广播的习惯,在每个难以入睡的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拧开收音机,找一个认为最舒服的方式躺着,翻来覆去的调台。
说实话,午夜的电台节目实在不怎么样,不外乎是一些听众打进热线点歌、交友、诉苦或者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往往此时主持人就会用心理医生般的声音讲些古怪而言情感十足的长故事;更多的时候是午夜两性节目,节目的主题可笑至极,就是一位专家不停的回答诸如如何避孕和如何怀孕的问题……
听这样的节目只会让我越发的难以入睡。
在某一天夜里,在我胡乱的更换频率的时候,听到一个声音,温暖而干净。那一夜,我在那个声音中入睡,很安详。从那以后,我的收音机的频率一直都停留在那个位置。事实上,我从未关心过那个DJ说的是什么,也从没认真听过他播放的那些的奇怪音乐,我所喜欢的仅仅是那个能让我安心入睡的声音。对于那个节目,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两个名字,一个是节目的名字——《蓝色海岸》,另一个是那个DJ的名字,他叫苏周,据说,这个名字是他父母的姓加在一起。
B、张默
《蓝色海岸》有个论坛,论坛里的人都是苏周的粉丝,基本上都是些学生,有和我差不多的,也有还在念初中的。我打游戏的间隙会上去逛逛,心情好的时候会在上面说一些看似深奥实际上没什么意义的话。没想到的是,就我这些话常常引起一群人的跟帖,他们总是能把我的话分析出一些连我自己都没有想过的意思来。就这样一来二去,跟论坛里的人混了个脸熟,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闲来无事消磨时间的人。
其中有一个人很是的与众不同,我猜想是个女孩,因为她说话总是很温和。她总是匿名回帖,让我无从查询她的资料。
某天,我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发的帖子里莫名其妙的只写了一句话:不要什么事都太好奇,好奇未必是好事。她匿名回帖:但我依然好奇,只是我不会刻意去找寻答案,我是听话的孩子。我笑,问她,你是谁?没有回答。
某天,我再次中邪,又只发了一句话帖子:曾经想所爱的那个人"比自己幸福"就好!隔天,看到匿名回帖:为什么非要那个人比自己幸福,为什么不是大家一起幸福?我又问她,朋友哪位?还是没有回答。
……
长此以往,我终究是被“匿名”吸引,却终究不知道她是谁。
群里有几个念高中的女孩,狂热得不行,见天的策划着弄个DJ见面会什么的。我看着她们一天到晚的瞎忙活,觉得是瞎耽误工夫。没想,后来还真弄出了个听友会。
原因是这样的,苏周出书了,随书还附送一张碟。说是听友会,其实还兼带了新书发布会。也不知道是谁策划的,日子定在星期四晚上。那天晚上有晚课,任课的教授是学校里出了名的怪老头,每节课都点名,点了不到的这个学期的学分就算没了,我什么课都逃,也就他的课还去露下脸,不为别的,我不想跟钱过不去——补考要花钱的。
星期四成了一个尴尬的日子,搞得我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结果我还是去了,冒着被扣学分的危险。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去,我对苏周其人其书,充其量只是喜欢,算不上粉丝更不铁杆。
那天去了很多人,四个字形容——人满为患。在人群中我认出了论坛里的几个活跃分子,便和他们扎堆一块儿。
A、张寞
《蓝色海岸》有个专属论坛,我去看过。里面的人大多是些和我差不多年纪的人,而且绝大部分是女孩。论坛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故做深沉说一些费解而没意义的话的人;另一种是专职灌水的人,这一类人多是苏周的粉丝,变着法的表达崇拜之情。
这其中有一个人比较……比较神经。网名听着就神经,叫“狂奔的蜗牛”,说话也一样神经,经常莫名其妙的说一些没头没脑的话。我觉得好玩,就常常回他的帖,他看见了就追着问我是谁。真是的,那人真傻,网络上谁知道谁是谁呀。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xiaoshuo/x4dodo87iyyf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