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神李德
在泱泱盘罗镇,两千多人口,不论男女老少,都把五十五岁的李德叫“书神”。辈份差不多的就书神兄书神弟地叫,矮一辈的就书神伯伯书神大大地叫,矮两辈的就书神爷爷书神爷爷地叫。至于辈份比李德高的咋叫李德,丝毫不
在泱泱盘罗镇,两千多人口,不论男女老少,都把五十五岁的李德叫“书神”。辈份差不多的就书神兄书神弟地叫,矮一辈的就书神伯伯书神大大地叫,矮两辈的就书神爷爷书神爷爷地叫。至于辈份比李德高的咋叫李德,丝毫不影响他“书神”的名号。说李德是“书神”,不是他念书念得有多高,也不是他说书说得有多妙,更不是他教书教得有多好,而专指他把一手毛笔字写得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李德念书念得确实不高,小学五年级还剩一学期就不念了,文凭勉强算小学毕业而已。李德说书说得确实不妙,在镇口老戏台上吃力吧唧地说半天,大家才能勉强听懂他说的是啥故事。李德教书教得确实也不好,他顶替父亲民办老师的位置教了半年书效果不好又被他父亲顶了回来。
然而李德一旦侍弄起毛笔字来,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仅是字体娴熟到了龙飞凤舞出神入化的地步,听说是如雷贯耳的王(王羲之)体,还拿起什么都能当一杆毛笔来用。地上的一根枯枝,公鸡母鸡飞鸟的一根羽毛,甚至自己的一根手指头,蘸上黑黑的墨汁就能写字。
李德对书法的痴迷是从十二岁那年不念书开始的。起初大家也没有过多注意到李德的痴迷,仅仅是把他和同龄人一样看作是对书法的好奇罢了。因为镇子上不论谁家遇上喜事,还是丧事,只要请人写对联,李德就痴痴地站在旁边看,人家写多久他就看多久。对联写完贴上柱子了,他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边看一边还轻轻默念点头,像个颇有造诣的小专家似的。
时间到了年关,家家又该请人写春联了,或者把春联集中到能写春联的人家里去写。年长了一岁的李德不请自去或者不请自来。这回李德不仅看,还帮着研墨、裁剪红纸、扯展红纸、贴春联,眼中对写春联的人满是羡慕的眼神。
回到家的李德从此闲不住了,下雪了在雪地上用棍子写字,雨后了在泥巴地上用手指头写字,家里的墙上、门板门框上、窗台上,到处都是他用土疙瘩、黑炭屑写成的字。
李德的父亲见李德对书法很上心,就把李德托给了镇子上书法写得最好的李久成老先生带。李久成老先生是李德的一个远房亲戚,在镇政府做名誉顾问,给镇政府经常写个通知、通告、启示、讯息、条幅什么的。李德确实在书法上很有一些天赋,他白天帮家里干农活,晚上就住在李老先生家里,在李老先生的指导下至少练习两个小时。
一年后,李久成老先生捻着白胡须对李德说,你可以试着去写写对联了,但有两点,第一,要用心去写。第二,每半个月给我上缴一副字。
年纪轻轻的李德出师不久后,李久成老先生中风了,虽然如此,李德仍然按照李久成老先生的嘱咐,第一,用心去写每一个字。第二,每半个月给李老先生上缴一副字。
很快,在镇子上,除了李久成老先生,李德的书法无人出其右了。但李德仍然很谦虚很谨慎,多数时候在帮着长辈研墨、裁纸、扯纸、贴对联,眼中对写对联的人还是羡慕的眼神。他只写一些通知、通告、启示、影讯、条幅什么的。
李久成老先生病逝后,年纪轻轻的李德在父亲的资助下又跑到县城里报了一个三个月的书法补习班深造,回来后,慢慢就有人开始称他为“书神”了,这其中恐怕就有他是一个“书法神童”的意味,因为此时他还不到二十岁,还没结婚,在大家眼里还是一个孩子。
“书神”一叫就叫了几十年,人人改不过口来了。
李德的品行还是那样一直未变,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做事低调不张扬,为人谦逊真诚又可靠,还免费帮镇子上一批批喜欢书法的孩子进行指导。
最近以来,“书神”李德必须在两个成年人的搀护下才能站在桌子前写字,因为他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许是几十年不辍的写字姿势造成的。
李德在盘罗镇也算是个人物,李久成老先生病逝后,给镇政府写通知、通告、启示、讯息、条幅什么的任务就落到李德头上了。好心的镇领导请来了一位盲人按摩师给李德按摩腰椎,但效果一直不佳。
大家祈愿“书神”李德早日康复,像马良手里的那根神笔一样无所不能。其实这一点大家几十年听李德说过很多次了,李德说他为什么痴迷上了书法,就是受了神笔马良故事的启发。
李德每次说起这个故事,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选择画画而是书法,他嘿嘿一笑说,画画需要的条件太多,写字就可以随处可为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xiaoshuo/x84suidosg1h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