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葬礼

婚后的葬礼

云箔小说2025-10-19 21:09:29
在远离繁华喧嚣城市的一个小乡村里,生活着这样的一户人家:儿子年仅十岁,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因此儿子也未受过什么教育,大字不识几个,在家闲置。间或帮母亲打理家务,间或帮村里的餐馆打打下手
在远离繁华喧嚣城市的一个小乡村里,生活着这样的一户人家:儿子年仅十岁,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因此儿子也未受过什么教育,大字不识几个,在家闲置。间或帮母亲打理家务,间或帮村里的餐馆打打下手,赚些小钱,以补家需。儿子尚小,母亲终不放心走远,一直在四周忙活。一个女人失去了男人的依靠,母亲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在内,她是个母亲,照顾着家里的一切;在外,她又是个父亲,应付着外界的一切。她辛苦的活着,一个人艰难地把儿子拉扯成人。

儿子已二十有三,到了该结婚取妻的年龄。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的早已生儿育女。母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却因家境贫寒,把婚事给耽搁了,甚是发愁,满脸的褶皱挂满了忧虑。家境寒酸,房屋无几,亦甚是破旧,终没有女子愿下嫁于此。浪漫纯真的爱情早已被柴米油盐所冲逝,离这个金钱至尚的年代而远去。对于儿子的婚事一直成了母亲心中唯一放不下的千斤石。期间,也托媒人说过几次的媒,但后来均遭女方的拒绝,儿子的婚事也就耽搁下来。

儿子二十有三,正值年轻力壮,一人外出,异乡闯荡。儿子的一去,家有徒留母亲一人,大小事务均落在母亲的身上。少了儿子的左右,母亲备感孤清冷淡。一人在家,无人话语,深夜咳醒,亦无人照料。儿子在外漂泊,四处辗转,赚钱养家。穷人家的孩子,生活自然节俭,每月总有剩余钱财寄于家中老母。母亲活了大辈子,也穷了大辈子,早已习惯了穷人的日子。每月儿子汇的钱,母亲都一分不留的存攒了下来,留于儿盖房取妻。儿子的婚事成了母亲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也成了支撑她在苦难中活下去的动力。

花开花落,春风吹拂了十载。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母亲已年过半百。岁月的蹉跎,跎弯了母亲的腰背,她背上的脊梁又凹陷了些许;时光的流逝,逝去了母亲的容颜,她双鬓的白发又添了几丝。母亲依然是那么的瘦弱矮小,饱尝风雨。

十年来,母亲省吃俭用,儿子赚钱养家,倒也余了不少的钱,再加上亲戚邻里的帮助,东借西挪点,总算盖了三间新房,供儿取妻之用。新房盖好后,村里的人感叹道:“娘俩生活了大半辈子,总算有了三间新平房。”这时村里,有好心的人上门说媒,这时儿子已年过三十。女方是因婆媳不和,又和丈夫争吵不断而离异,婚前无子。母亲听说有人肯愿为儿说媒,顿时笑逐颜开,额上的褶皱堆满了笑容。这是儿子看到母亲这辈子最为高兴的一刻,甚至到了儿子取妻的那天,母亲亦未显得有此时的兴奋。女方看过家后,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婚后和婆婆分开住。儿子显得很为难!一个是与自己相依为命三十多载的母亲,一个是即将过门的媳妇。孰轻孰重?儿子自然清楚,毕竟母亲为他辛劳了一辈子,未享过啥福,他不能弃母亲于不顾。母亲及早地打消了儿子的顾虑,当着女方的面,保证道:“只要闺女肯嫁到俺家,一定不会让闺女吃亏,你们小俩口住在新房,我一个老妈子都快要进棺材了,找个地住就行了。”母亲也没什么文化,说话直来直去,而传统的文化,学历总最高。女方倒被母亲的话所惊呆,一时无语搪塞,沉默不言。一切商量妥当,准备就绪,婚事定于下月中旬举行。

结婚的那天,一向少有人来往的小院竟人山人海的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母亲虽习惯了孤独,但还是喜欢热闹的,碰到谁家顽皮的孩子,总拿几块喜糖散于他,孩子们也高兴地嚷着要看新娘。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背地里长叹道:“娘俩生活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晚上,亲戚已散尽,母亲仍笑得合不拢嘴,一夜未眠!盖新房时,无意中留了一间老房未翻新重盖。老房距新房仅几百米之远,墙壁石块堆砌,屋顶麦草修葺,倒也冬暖夏凉,母亲就搬于此居住。

母亲活了大半辈子,没享过啥福,倒头来,却为儿子因劳成疾,落了一身的痨病。常常深夜咳醒,躺于床上,难以再眠。早晨母亲榻旁的痰盂痰迹斑斑,有些还微带着些血丝。望着母亲日益憔悴的身体,儿子的心总如刀绞般疼痛,母亲为他付出的太多。有人说:母亲的今世是用来偿还前世所欠下的债。若是那样,你的儿愿来世做你的母亲,用儿的一生来偿还今生所欠母亲的债,尽管儿知道无法还清。母亲的睡眠不好,每晚只能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一日早晨,正值生火做饭时间,村里的张妈神态紧张,行色匆匆地赶来,上气不接下气道:“你母亲出事了,我大清早去那借柴生火,怎么喊也不醒……”张妈就住在母亲老房的隔壁,闲来无事,两老常在一起闲聊。儿子急忙放下手中的饭碗,没听清媳妇说了些什么,早已冲出了门外。片刻,奔到了母亲的老房。儿子半蹲在母亲的床前,叫喊着“母亲,母亲……”但是母亲没有听到儿的声音,躺于床上不醒。不一会儿的功夫,急救车到,母亲被送往了区里的医院。经过半小时的抢救,母亲终于苏醒。看到榻前流泪不止的儿子,母亲吃力道:“三十好几的人了,成什么样,又不是三岁的小孩。”气息显得很微弱。听到母亲的话语,儿子终未能掩饰住内心的伤痛,再次落下了泪。母亲欲抬手,为儿拭泪,却动弹不得。医院的化验结果是:患者确诊为肺结核,需住院休息。母亲为儿辛劳了大半辈子,到头来,才在医院得以休息,这使儿子感到更加的愧疚。儿子交了母亲住院所需的费用,每日往返于医院和家中。每次儿子来医院看望母亲时,母亲反倒显得有些生气,不耐烦道:“大老远的,你就别来了。这里又不缺人照顾,家里又需要你忙活……”,母亲生病的时候也未能给儿尽孝的机会。儿子执拗不过,只好隔三差五的来一次。

一日,儿子在地里忙活农田。村里有人捎信说:医院来电话,要你去一趟。儿子丢下手中的锄头,家也没回,急忙赶往医院。到达医院,直奔母亲的病房,但未发现母亲的身影。儿子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心血顿时翻腾,头脑发昏。护士一脸的漠然告之:你的母亲已于今早逝世。儿子听到母亲病逝的消息,腿脚软了下来,瘫倒在护士的跟前。儿子在太平间找到了母亲的遗体,这次母亲睡倒就再也没有醒起。揭开那层覆盖着母亲瘦弱身体的白布,看到母亲的嘴角仍挂着笑容,脸上的褶皱微微皱起。儿子知道母亲走时,一定在挣扎着微笑,她不想她的儿为他的母亲过度的悲伤。望着瘦若皮骨的母亲,手上的筋络依稀可见。儿子的泪此时犹如决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