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彬不懂中国文学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中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政府邀请;机构和大学竞聘;媒体追捧。这一切均缘于其汉学家的身份和针对中国文学雷人的话语。其雷人的话语主要有:中国文学是垃圾,后更正为中国美女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中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政府邀请;机构和大学竞聘;媒体追捧。这一切均缘于其汉学家的身份和针对中国文学雷人的话语。其雷人的话语主要有:中国文学是垃圾,后更正为中国美女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不学习外语就写不好作品;中国最好的作品是诗歌作品,原因是诗人能独立于外部环境,写人们看不懂的诗歌。顾彬现象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那种浮躁的心态:急于被人了解,急于走向世界。但结果是与初衷相反
其实,顾彬在德国也只是二流的作家,早年在中国呆过,对中国有少许的了解,后来便以汉语研究为其方向,但研究时间也不很长,研究也不系统,当代汉语文学作品也只靠认识的朋友推荐刊物和作品,视野难免狭窄。
汉语文学有几千年的历史,体系博大精深,在传承上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短暂的断裂,但总体的传承还是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目前的中国文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延续。所以,中国文学的标准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既易懂、易读、文字精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我们现在仍然能读懂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以及先秦的作品,既在于此。
顾彬对汉语的研究由于方向性的错误,对这种传承自然无从得知,得出错误的结论自然难免。中国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诗歌、小说、散文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诗歌的成绩以朦胧诗的成绩为最,代表人物有顾城、北岛、舒婷,后来有汪国真,朦胧诗之前曾卓的诗歌作品也相当不错;小说的成绩以茅盾文学奖的部分作品为代表作,但一些没有获奖的作品也相当不错,《山道弯弯》、《张铁匠的罗曼史》都相当不错,还有铁凝的一些作品,如《喊叫水》等。散文的成就在于不但量大,而且质量也不错,多种风格并存,代表人物有廖静仁、银云、余秋雨等一批,廖静仁的散文是生活散文,描写的是资江船工的生活;银云的散文是山水散文,其《天子山的云》、《悠悠猛洞河》写景状物自成套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开创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对几千年的文化和文化人物进行反思,这在从前是没有过的。谈及中国文学,不能不谈中国文学的现状,中国文学的现状是:散文和小说在发展,诗歌陷入了停顿,优秀的诗歌作者已经很难浮现在人们的视野,连舒婷都感叹,放在今天,她都很难说自己能不能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出现这种原因是散文小说的创作仍然在秉承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标准,写人们读得懂的作品,而诗歌创作由于与传统的断裂陷入了混乱局面,诗歌日益远离人们的视野,连诗歌的先锋人物于坚都不得不感叹:在当下,写诗就是先锋。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所谓的第三代诗人,他们在探索的时候撕裂母语,使母语遍体鳞伤。而顾彬接触最多的,恐怕就是第三代诗人,受他们的影响,对中国文学出现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
顾彬说香港和台湾不欢迎他,我想,当人们对中国文学有清醒的认识后,大陆也不会欢迎他这样的南郭先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zawen/x855s474stgh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