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想好好读些书
很久没有安安静静的读书了,几天?几个月?还是几年或几十年,我已经记不清了。好象是自从有了网络以后,我就没有再认真的或者说废寝忘食的读过书。当年,读中学时曾读过袁枚写的一篇文章《黄生借书说》,书中的一句
很久没有安安静静的读书了,几天?几个月?还是几年或几十年,我已经记不清了。好象是自从有了网络以后,我就没有再认真的或者说废寝忘食的读过书。当年,读中学时曾读过袁枚写的一篇文章《黄生借书说》,书中的一句“书非借不能读也!”很为其中的借书来读而感慨:因为书是借来的,不能长期保存,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所以必须快借快读快还,虽然这样的书读起来有些囫囵吞枣,但必定还是因此而读到了很多的书。在念大学的时候,当时的“金庸热”和“琼瑶热”,也让我“借”到了很多的书来读。记得当时我们有好几个人合伙租到了书,就轮流的夜以继日的读,因为多停留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租书费,那时,确也读到了很多自己想读的书。倒是自己后来有能力买书以后,因为书是自己的,可以暂时保存了以后慢慢的读。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的书买来以后便再也没有翻开过,有的借给别人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的纯粹是为了摆设,自己根本就对那书没什么兴趣。所以,在大学毕业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我似乎从来就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曾享受过读书的乐趣。
参加工作之后,除了一些政治读本,我更是很少买书,也很少读书。然而,我毕竟是一个天性爱读书的人,如果一天没读到一些文字,心里就直痒痒。所以,每天读一些书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书读起来已经远没有以前那么投入,也没那么纯粹。有的书读了是要应付工作,有的书读了是为了消烦解闷,我的心也在惶惑:我到底还有没有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有!因为没有读书,我的心早已荒芜!
以前,每到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了,对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我总是爱不释手,放下了这本又拿起了那本,最后总会满载而归。在学校时,我因为买书而断炊那是常有的事。工作的最初几年,我几乎要用三分之一的薪水来买那些梦寐以求的书籍。望着自己那一壁壁厚重的藏书,谁还敢怀疑我不会学富五车?
然而,随着网络世界的出现,买书和藏书那样体现身份的事竟然与我渐行渐远了。为了把那书柜挪作它用,我有好几次还贱卖了自己的许多藏书,这样的荒唐行径一度成为朋友圈里茶余饭后的笑话。有时,即便是在某一处觅得几本好书,也舍不得花钱买,其实那几本书也就是一包烟的价钱。我平时抽烟都是五十元一包,有时一次就买一条。然而,我似乎从来就没有买过五十元一本的书,更不要说一次买五百元的书籍了。如果把几十年来抽烟的钱用来买书,那肯定也是够五辆马车拉的。其实我不买书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书本上的东西网上都有,何必去花那冤枉钱呢?因此,有了网络以后,我是绝少买书的。当然,最近几年我偶尔也还是买一些书的,但那都是在候机室里闲得无聊的时候。每到一个候机室,我都要到那些精品书屋里去看一下,那里总有我想要的一些书籍,这时,我就会毫不犹豫的把书买下来。理由也很简单,出差没有网络可用。出差时少抽一包烟或少买一件纪念品,书钱就节约出来了。这样的书竟然也让我买了几十本。只可惜,有的书出差一回来把它放到书柜里,便再也没有去翻过。不是那些书的内容不够好,主要是我想尽可能的在网上读一些书,那些买来的书么?等哪时没电了或没网络了再慢慢享受也不迟。这样的书,总是让我一放就是几年,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有闲暇去翻翻它。
其实,网上读书与书本上读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网上读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而且大都东鳞西爪有始无终。而书本上读书却是纯粹的心无旁骛的,是完全可以把自己置入其中的。年轻时读书是有目的的,年龄大了,读书就应当是一种享受。如果是因为要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读书,那叫心累;如果是因为想读书而读书,那叫心悟。
年近五十,真想好好的坐下来读一读书,不为别的,就为让自己的心彻底的轻松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4isi65ss0m1m.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