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衣装
秋风乍起,天开始凉了,该收拾收拾换季的衣服了。打开几个衣橱,收起夏装,亮出秋装分门别类,一一整理。男人的比较简单,一会儿就搞定。我和女儿的就比较麻烦了:衬衫啊,毛衣啊,风衣啊,裙子啊,丝巾啊,看看还挺
秋风乍起,天开始凉了,该收拾收拾换季的衣服了。打开几个衣橱,收起夏装,亮出秋装分门别类,一一整理。男人的比较简单,一会儿就搞定。我和女儿的就比较麻烦了:衬衫啊,毛衣啊,风衣啊,裙子啊,丝巾啊,看看还挺新的,可怎么就感觉那么别扭呀?思来想去,哦,也许是不那么时尚了吧?其实,有些还是才买了没多久的东西呀。准备去杭州读书的女儿在一旁叨叨:“老妈,咋样?该给我买新衣服了吧?”
“还买?这些可都是上半年才买的,够穿的啦。”
“款式过时了啦,穿不出去。”
“好,给你买。不过,买回来可最起码要穿两年噢。”
“好吧!”
我知道这样的对话,每年总要重复四次以上,而每次也总是买归买,穿归穿。没办法,谁让这个世道变化太快,我们又总是喜新厌旧呢!
记得我小时侯,穿的总是姐姐退下来的衣服,我可是有三个姐姐的,能穿得上新衣服吗?说实在的,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多,但每年也有个次把,一般都在春节这个时候。那时,成品服装在我们住的县城还不多见,大人们赚的钱又太少,所以,一大家子的衣服都是集中起来请裁缝做的。裁缝在那个时候是个特别吃香的行当,而且就像木匠、泥瓦匠一样是被人请上门的,桐庐话叫“种裁缝”。春节前,裁缝最忙,这家请了那家请,好菜好饭地伺候着。口碑较好的裁缝一般从十月份开始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家中请裁缝的日子里,放学回家看裁缝做衣服绝对是一种享受,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在裁缝的巧手剪裁缝制下突然间就变成了可以穿在身上的衣服裤子,感觉就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神奇。与我一般大的女孩子吧,都特别崇拜裁缝。说来好玩,那时候,当一个裁缝竟成了我的第一个理想。虽然后来夙愿未成,但,直到现在,我对这个职业还是怀有相当的敬意的。
1984年,我参加工作时拿到了第一个月三十多元的工资,悉数上交母亲。她返还我五元钱,我怎么也舍不得用。后来和同时参加工作的好朋友逛街,在一家当时应该称为供销社的商店里看到了一件衣服:咖啡色,乳白的燕子领,更妙的是两只口袋和左胸前分别有一只乳白的燕子造型,比裁缝做的漂亮多了。一问价钱,不多不少刚好五元钱。两人一商量,就一人买一件吧。为纪念第一次真正用自己赚来的钱买的第一件衣服,我俩当即穿上新衣服去照相馆拍照留念。从那以后,做的也好,买的也罢,属于自己的新衣服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南边的经商下海风刮到了桐庐,似乎是在一夜间,县城大街小巷的门面房都开店做起了生意,记忆中,最多的应该是布店,那时,就在一小门前的桐君路上,两边都是布店、布摊,五彩缤纷,约有二三百米长。人们兜里有了钱,扯几块布料,做几套新衣服已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布摊前总是人头攒动。布商的生意好,笑脸也特别灿烂。当然,各家各户,特别是女人的衣柜里,就多了一些精彩的内容。
记忆深处,穿上身的可称为时装的应该是89年夏天先生去石狮给我带回的一套白色短袖套装,衣服是短装,袖口和下摆有宽宽的克幅,领口、门襟有绣花,还缀有亮片;裙子是及膝的西装裙。当时,这可是桐庐买不到,特别稀罕的的洋装啊。穿上后,感觉就是与众不同。在同事及朋友们羡慕的眼光中,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着装的魅力。后来,街上也很快有了几家时装店,买时尚、漂亮的衣服不需要去南方城市啦。
如今,时装店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高、中、低档,各取所需;休闲的,淑女的,正统的,嘻哈的,任你喜欢。有人曾经说过“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此人太懂得女人的心理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让自己漂亮的女人不是好女人”。当然,好女人更需要内秀,但这并不妨碍女人爱漂亮的天性。今年时兴“韩流”,女人需要一件高腰的裙子;明年刮来“波西米亚”风,女人要添上一块鲜艳的披肩……女人衣柜里的衣服这辈子穿不完,下辈子也嫌多,可女人还是要掏出钱包来,买下中意的衣服,想想还得有相配的裤子啊,于是再买,接着又是鞋子啊、包包啊……
大街上,单位里,女人们一个个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于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了时尚;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了色彩;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了生气。女人是灵性的,她们素有与生俱来的审美视角;女人是感性的,她们懂得把幸福像鲜花一样绽放出来;女人是理性的,她们感谢造就她们美丽的新时代……
“老妈,想什么呢?”
“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哎呀,又开始忆苦思甜啦?我都听过N遍了!还是来点实在的吧。”
“那么,上街买新衣服去?”
“现在?”
“对,就现在!”
的确,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574si78s1t2h.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