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春夏秋冬的日子--我的2012

走过春夏秋冬的日子--我的2012

枸槽子散文2025-07-02 17:07:14
岁末的天空阴霾的似乎要有一场落雪整整等了两天,天空依旧灰蒙蒙的样子,大衣换成了羽绒服,还是没有落雪,却有股阴冷袭上身来。记得去年这时是有一场雪飘的。那夜加完班,一个人走在路上,路灯下飞舞的雪花,像成群
岁末的天空阴霾的似乎要有一场落雪
整整等了两天,天空依旧灰蒙蒙的样子,大衣换成了羽绒服,还是没有落雪,却有股阴冷袭上身来。
记得去年这时是有一场雪飘的。
那夜加完班,一个人走在路上,路灯下飞舞的雪花,像成群的小蝶盈盈齐舞。不远处嬉闹的孩子打着雪仗,街两旁门店前五颜六色的圣诞树装扮着夜色,就像走入一座童话中美丽的城堡。
雪后,天空刚放晴,新年就悄悄地来。
新年的感觉是从一本台历而起。一早上班,随手翻起淡黄色“品味人生”的台历,读着每一页配着淡雅插图的温馨话语,心暖暖地舒服。于是随手在上面写下新年的寄语:快乐!奔跑!
一月的日子就是跑在路上,各式各样的检查考核一俱而来,时不时的加班加点,让一月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再抬头已是到了春节。
冒着风雪回家过年,父母已做好了过年的准备,各色的吃食应有尽有,我们只需要陪着老人絮叨着一些故事,暖暖地守在家中就好。
舅舅是在除夕夜里走的,妗子怕伤了大家过年的心情,一直到正月初四才告知。想着母亲年纪大,大雪天不敢让她出行,只好找借口瞒了母亲和弟弟去送舅舅一程。 
记得小时候,我割了马莲草,母亲让当采购员的舅舅利用进货的机会带到城里去卖,每次都比院中的小孩子割的多卖两三块钱,高兴得我在院中举着钱到处显摆。这些事还清楚地留在记忆中,而舅舅却已故去,这让我更心疼母亲,以后的日子能陪母亲回家过年的快乐与幸福又会延续多久?
怀一份伤心走过了一月。
小城的风似乎是从二月而起的,哗啦啦就没个停点,直到吹醒了那枝头的嫩丫,才微笑着转身,隔夜它又是一次次的袭来,让冬衣是穿了脱,脱了穿,就像是一些拿捏不准的故事,想来是这样的结局,写着写着却失了原本的样子,最后也不知为什么会是那样的故事,就似这无形的风一样,心也在缥缈中迷失。
风过,最先开的是院中的玉兰花。
光光的枝头,三三两两地挂着大朵的花,洁白的就像雕刻上去一样,没有绿叶的衬托却彰显了它的大气。
玉兰花开的文字自己是写了又写的,渐渐地从曾经的故事中逃脱出来,不会像年少时那样等待一树花开的故事,只会在花落时,悄悄地拾一片落花,默默地去想念一些喜欢的人,喜欢的事。
玉兰花谢,叶长出来时,院中各色的花也慢慢地打着朵开了起来,这时,春暖暖地接近了夏日。
清明那天的阳光漫山遍野地照着,又是一年清明时。父亲离开我们已快十年的时光,那种深深的伤痛也随了时间渐渐地融化,不再为父亲的离去而落泪,而是会更细心地爱着母亲,把对父亲的爱给了母亲,想陪着母亲好好地走更远的路。
母亲从伤痛中走了出来,她很少再提起父亲的事,我知道,有些事放在心里会更珍贵。
二姐带着母亲去北京是在五月。
这是母亲这辈子唯一出行到那么远的地方。母亲说,那个火车跑得可快了,你一躺下,醒来就到了北京。虽说,只是短短的一周出行,留给母亲却是难忘的记忆,她一遍遍地描述外面的风景,诉说着她的经历,还向周围的老伙伴展示着一张张出行的照片,直到大家都羡慕地夸着她说,哎呀,看八十岁的老太太身体真好,能跑那么远了。母亲才会满意地收回自己的纪念品再笑笑说,哎,我还不行,我亲家母还去了香港。
原来母亲还是有大志向的人,一定要好好筹划一下,啥时带母亲游个港澳台。
这个暑假是女儿上学以来最长的一次,刚好我也休年假,便带着女儿来了个华东五市游。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站在秦淮河边想起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文字,原来秦淮河是要夜里坐船而游的,那才能真正去感受其中的味道,而我们因夜里还有行程,只能望河兴叹。
苏州河道的夜色,梦幻般的样子,像穿越到了古代。
只见船头一红衣女子,轻盈落坐,面如桃花,红唇微启,琴声悠悠,歌声轻轻。
女子长得并不美,可那柔柔的歌声给她平添了些许的妩媚,那一招一式,一回眸都是韵味十足,让人心生喜欢。
夜色在歌声中有了暖意,心就超脱了出来。抬头,一弯月儿正挂在天空,多好的夜色,小船、流水、歌声还有紧握在手中的一杯淡茶。
蜿蜒的河道、小小的乌蓬船静静地从小河上划过。
摇船的大嫂,站在船头,穿着一件布衣,像蜡染的色彩,蓝底白花,很农家的味道,黝黑的面庞,看来是历经风雨之人。
河岸上的街很窄,却有种不为世俗而改变的古朴,连同街上的人,都是那样轻声细语,他们不大声叫买自己的东西,只是平静地看着你,只到你走上前去,他们才会微笑了招呼你。
到达乌镇是在早上,可那份淡雅,那份静谧,那份古朴,被着南来北往的人群挤化了。《似水年华》片中那长长的街上站满了人,这时如果真叫默默抬脚,别说疯跑,就是走也是举步艰难。
当年黄磊拍片时的书院门前,举头向里眺望,只看到一排排的后脑勺和那稍高的屋顶。心中幻化出,一大清早,文和齐叔各自开门的场景,那时书院多静。
花布染坊,高高挂起的花布正如片中的场景,女儿隐在布中,恬静地微笑,真的好美,相机定格,女儿就是画中美丽。女儿,一个清纯而可爱的孩子,她以后的爱情故事是像默默还是像英?我无从知晓,只想以后她能好好的恋爱,幸福地生活,不要过多地去等待,因为等待是很苦的,就像齐叔一辈子就这样在等待中煎熬。
记忆里,片中画面的天空总是那样淡淡的阴着,悠悠的样子,可这阳光亮亮地晃眼,无从寻找那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的故事。
七月的乌镇,遗失了我的想念。
从出行的疲惫中休整过来,已是八月末。为女儿精心准备着上学的用品,吃的、用的,似乎想把家搬去,更想把自己打包随行。
女儿忙着玩她的游戏,她早已不是那个第一次出门小孩子,眼中没有太多的不舍,只是说,妈妈,你十一还来看我吗?
笑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