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重阳诗
重阳,也叫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
重阳,也叫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项目。历代诗人骚客喜欢以重阳为题,吟诗作赋,抒情寄意,写下不少别具韵味的诗作,给传统佳节增添了许多文化情趣。重阳作诗,盛于唐朝。查“全唐诗库”网站,共收录唐代诗人2529人的诗作42863首。用几个关键词搜索诗的题目可以获知,包含“重阳”的诗65条,包含“九月九日”的诗47条,包含“重九”的诗7条,包含“九日登高”的诗6条,共125首,还未包含“九日”、“赏菊”、“茱萸”等词的诗,可见,重阳诗在唐诗中的数量是可观的。一些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昌龄、杜牧、刘禹锡、岑参等都有重阳诗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登高诗当首推唐代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寥寥四句,情深意切,感人肺腑,世代传诵。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名言警句。
唐朝之后,宋元明清,诗咏重阳者不在少数。如李清照、潘大临、辛弃疾、关汉卿等诗词大家均有佳作。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用菊花比人之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词人孤独凄清的心情。辛弃疾在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期间,曾于重阳节在“万象亭”作了一首词《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能得几多愁,只有黄花依旧。万象亭中把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啼罢醉方休,细雨斜风时候。”乍看词近沉郁,而忧国忧民之思溢于言表。
现代重阳诗词中,最佳者莫过于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词是诗人在谋求中国解放的运筹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用有限与无限统一的世界观、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精深哲理相统一的价值观,去观察自然与社会,预示中国革命前途,写下的千古佳作。
重阳是诗咏的对象,也是诗的节日。古往今来,不少诗词组织利用重阳节,召集众多诗人,举行诗会,与会者以重阳为题,畅叙情怀,共襄盛事,其乐融融。有的还将作品结集出版,流传后世。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odisusootyt1.html
上一篇:平常人家
下一篇:我知道,那是离别的钟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