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卡尔松王子

遇见卡尔松王子

贤德夫人小说2025-05-16 14:41:09
我也听到了轻轻的“嗡嗡”声。声音越来越大,就在这时候,窗子外边有一位个子很小的胖叔叔慢慢地飞来。他就是屋顶上的卡尔松。HJ社区的城市版人气最火。我恨嫁当前,注册了一个临时ID,便字字珠玑地广告征婚。(
我也听到了轻轻的“嗡嗡”声。声音越来越大,就在这时候,窗子外边有一位个子很小的胖叔叔慢慢地飞来。他就是屋顶上的卡尔松。

HJ社区的城市版人气最火。
我恨嫁当前,注册了一个临时ID,便字字珠玑地广告征婚。(现在回想好惊险,如果被熟人发现,简直是一笑柄。)
帖子贴出的当下,点击率迅速飙升,我在屏幕前露出俩兔牙,活宝般地自恋不已。这个时候,他出现了。验证信息里告诉我说,来自HJ……仔细看了看他的个人资料,PASS!

其实他的Q名好幼稚:松松。头像还是一个眼镜型。
我简直提不起兴致,与我计划中那种冷峻、沉稳、又有点霸道又会很温柔的奋斗对象,极不符合。没想到他一来的第一句话倒把我吸引了:你个人空间里,照片上的那些字是你写的吗?我自恋地回答“恩”。他回了一句:真怕焦大读不懂林妹妹啊。我心欢跃。接着他进入第二个议题:你是征婚吗?我们先说硬件条件好吗?他开始介绍他的毕业院校,家庭背景……包括他的真名:柏松。我从开始的爱理不理、爱搭不搭,渐渐被他的认真劲儿感动。特别是其中有一句话:我家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买的。我从没听见有男人跟我不卑不亢而又特别罗嗦地提这样一句话。但是这句话让我认为他是一个很可靠的男人。
手指停下,呆了呆。
后来的情况,就是有空闲搭几句。作为大龄青年,双方工作都很忙。偶尔在柏松的发贴论题里才发现,原来他也曾贴出过广告,内容跟我一样:征婚,我差点晕菜。只是个人介绍非常低调,低调得有女孩子在上面直接留言嘲讽他:“年薪太少,房子太小……”

我们聊了大概一个月后,他主动打电话约我见面。
当然,没有烛光晚餐,而是大众火锅。我在心里提醒自己,这是为了很郑重的事情而相聚,这叫相亲。这是我第一次以相亲的名义同网友见面。(乖乖,是现在最贬值的网友见面哦!)
柏松跟他自述的形象别无两样,个子不高,但却是我喜欢的板寸头,很精神,眼神笃定,言行之间很有男人味。我坐在他旁边一直听他说话,烫过什么菜都不记得了。他说的最多的是他的工作和个人成长,还有他亲爱的父亲。在回来的公车上,他那不算伟岸英俊却异常光辉的形象竟不知不觉映在我脑海,挥之不去。这个时候,手机上他又发来一条短信,提醒我某个站点不能坐回家哦。我才想起还没下车!举目四望:已经坐过站了。哎……发花痴的年龄是在上高中那会儿,邻班好多又高又帅的灌篮高手。那天就是那样的感觉,简直比灌篮高手更强烈。

按照约定,第二天,我要去他家品尝他的厨艺——那个时候,我天真地听信了一句留言:看男人对你的态度,就看他为你烹饪食物的态度。所以前晚我要柏松做饭给我吃。他楞了楞,说好。
话说这天早上两个人进超市,柏松在迟疑地看我如何挑菜,而我也打算看看他怎么买。两个人真是尴尬。似有领悟的他,扬了扬弯弯的眉毛,选了青椒番茄猪肉鸡蛋。我终于明白:他不是家居型的男人,因为选的全是没创意没挑战的简单素材。但那一刻自己心里居然没有失望的感觉,难道是一直都不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男人适合自己?

柏松一步一个脚印地领着我上他家。这是一套新房,他一个人张罗的。然后我参观房间,他开始做饭。厨房里噼里啪啦一阵子,不过他动作可真快,一会儿就搞定了,端上桌的有三样菜:青椒肉丝,虎皮青椒,番茄鸡蛋汤。这些菜全都没有品相,马马乎乎。柏松狡诘地补充:我只能保熟。我心里长叹一气;如果他真是我的真命天子,我也只能认命这辈子做厨娘了。他忽然又问我;要不要喝点牛奶。我才想起他跟我说过,他每天早上都会喝牛奶,相比从不吃早餐的我,和很多不会照顾自己的男人,这简直令人惊艳。
吃完饭后,他给我削水果,然后建议一起去弄瓷巷散步(很多男女初识的老土情节都是从散步开始的)。虽然的确老土了一点,但我向来喜欢听别人安排如何打发时间,便应承了。
弄瓷巷是一条千年老街,清朝初年因生产青花瓷而闻名。现在是一条商业街。就在他家附近。我们隔着一臂的距离在街上聊天散步,那种状态有点像小学低段的小男生和小女生。生怕走近了就会谣言四起。其间,我和柏松买了好几趟小吃,还去坐跷跷板,直到一阵风吹来,将我裙子掀起来,我才脸红地意识到,彼此都已老大不小……
后来的后来,我们在一所大学旁的小酒吧K歌到深夜,然后各自回家。当他走在我前面时,他的背影在星夜和灯光的映衬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位难忘的小飞人卡尔松:“他那胖胖的矮身躯在布满繁星的春季之夜显得那么迷人……”

认识柏松一年后,我们领了那张结束单身生活的证明:结婚证。而对于我,在短暂而圆满完成追妻任务的柏小松彻底走进我的生活之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好象真的比从前好了许多,至少:
一、有了专职理财师。战国时代周赧王欠了债,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逃到一座宫殿的高台上。这是债台高筑的典故。那天,柏松追问我,汝一小女子,何以成卡奴?我支吾,像我这样的月光族加负家女,这个城市比比皆是,比如那些独自奋战在商场女装专柜的MM。负债?很正常嘛。不过我自知理亏,只翠袖掩口,以信用卡帐单示。柏松边看数字边摁计算器,然后吐吐舌头:20%!你有没有脑子?利率太高!然后大叹:你过去的生活不能影响我们两个人,怎么就没个人过问过问你呢?接着直接带我去银行销掉了所有的信用卡。
“过问过问你”……一路上我都在想这句话,他不知道那是多么地让人温暖呵。而柏松还不放心地开始继续发扬“50后”“60后”忆苦思甜风格的感人演讲:“我上中学,每周5元生活费,有次回家,家里却没有生活费给我了,你知道那时候我的心情吗?我上大学,每月200元生活费,冬天,一件冬衣又长又大,但我没钱买新衣服,宿舍里的被子太薄,冻得我睡觉时直哆嗦,有谁知道我很冷?我从来没买过零食,只记得临毕业时,有个女生请我吃臭豆腐,那是我在大学里唯一一次吃零嘴;在西安那几年,我从来没有去看过兵马俑去过华山,就算班里集体组织,我也没有去,因为我没钱……”
前两句我听到后很平静,倒是那个臭豆腐的故事让我挺上心。因为我关心的是究竟哪个女生让我家老公在大学里吃上了零食呢!不过,柏松的“穷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