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事件,那是钱的问题吗?

今日,笔者在无意之中看到一则新闻,上面讲的是这几天大家都在关注的事件。新闻的标题是:大学生救人溺亡续:打捞公司退还3.6万打捞费。对此,在那则新闻的评论留言上:...
杂文 2025-09-17 0

女人,你为什么不如男?

最近看现当代文学的时候,看到列出的许多作家,唯独独零星地出现注明女字,不禁有些感触:出色的女作家如此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在许多作家中零星地注明男字呢?想及中外古...
杂文 2025-09-17 0

难民还是乞丐

任何人对于不幸的人都会有些同情,没有同情心的人很难称之为人。所以捐款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无论你捐一块钱还是一个亿,爱心是平等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亿万富翁在...
杂文 2025-09-17 0

人云亦云说

在很多时候,我都是习惯一个人出行。无论是去公园,商场,书店,以致夜间的散步,甚至旅游中的风景点等等。因这时是我心身最放松,也是思维最活跃,亦可是思想最淡定的时候...
杂文 2025-09-17 0

月饼什么都可配吗

今天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标题是《昆明天价月饼配住房》,具体内容为:又近中秋佳节,一些埋金藏银、价格离谱的天价月饼纷纷出现。在昆明,一款月饼标价31万多元,月饼...
杂文 2025-09-17 0

当代文学的审美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就文学的创作而言,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挑战与应战的双向交流,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了从一元...
杂文 2025-09-17 0

做清官是大智慧,做贪官没有好下场!

2011年1月26日,重庆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市委礼堂举行,会议传达了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部署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
杂文 2025-09-17 0

网络感情游戏规则

人在江湖,必然要受到许多规则的制约,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受到规则的惩罚。比如不会游泳就别下水,这是规则,如果不会游泳的人非要往深海里跳,其后果可想而知——题...
杂文 2025-09-17 0

纯朴的正能量(外一篇)

和老同事在一起,更多的是回忆曾经、过往。回忆曾经与过往里的一些特别的人与事,还有当年自己的傻,从中得到的是那时候的人与社会生活,真纯真、真朴实。这种纯真与朴实便...
杂文 2025-09-17 0

饥饿的艺术

我经常为自己的物质上的充实无忧而倍觉恐慌。这时,我想到了那个大喊“上帝死了”的尼采,他说,在考虑一切审美价值时所采取的衡量尺度是“倘若生命过剩那么便是贫乏。”饥...
杂文 2025-09-17 0

遂溪:风水宝地庐陵周公墓

提起周公,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商周时期的周文王。然而,在湛江也有一位周公,他的名字叫周复,乃是雷州半岛周氏的开基祖。5月3日,记者特意来到位于遂溪县岭北镇调丰...
杂文 2025-09-17 0

和谐的医疗环境初见曙光

有幸阅读了《中国社区医师》2008第17期的(治“医闹”顽疾需对症下药)一文后,感觉到和谐的医疗环境已见曙光。它的核心内容是:“广东省推广医疗责任险,把医方从医...
杂文 2025-09-17 0

红尘渡

赜诹趾?很喜欢钢琴的声音。有人曾经告诉我,林海是用钢琴,用灵魂去书写诗篇的诗人。林海的月光边境,曾经在很多个夜晚里陪我入睡。也曾听过白日梦的钢琴,可都觉得不如...
杂文 2025-09-17 0

忙着去赚钱,荒了自家的田

老百姓有句俗话:“庄户人家三件宝,丑妻近地破棉袄。”很明白的话,特实在的理。几千年了,老百姓祖祖辈辈耕耘在田间,有个丑媳妇,搁哪里都放心;几亩薄田,离家很近,...
杂文 2025-09-17 0

殢雨尤云待春风

看着当今百分之三四十的离婚率,这就不能仅仅指责哪一两代人的草率和素质问题,而是我们当今的婚姻制度出了问题,一方面,国人这么多人包二奶、养情人,男的脱轨成为“无轨...
杂文 2025-09-17 0

垄断资本是用来玩的

近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终于尘埃落定。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裁定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这是自去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被...
杂文 2025-09-17 0

如何你是大学生

前段时间看到周立波和郎咸平在一个访谈节目中的对话,说中国一直出不了人才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培养模式问题,外国都是专才教育,中国却力图把人培养成全才。他们俩真是太高估...
杂文 2025-09-16 0

即使蝴蝶飞不过沧海

生不能相守,死后化蝶共舞。这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劫。爱情永远是个不老的话题。一种事物但凡能够永恒,个中缘由不过为大多数人所需要,一如爱情,或是面包。我也一样,...
杂文 2025-09-16 0

读《论语》感悟交友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尤其在当今咨讯发达的时代,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圣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此人的价值取向和品德的修养。但是...
杂文 2025-09-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