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情韵,笔尖的相思

古老的情韵,笔尖的相思

六婆杂文2025-09-22 06:56:58
最早认识轻尘是在“广州巡警文化”论坛做原创版斑竹的时候,当时巡警文化的文学气氛很浓。如拯救、沉鱼、丁乙、文丐、文刀手、苏小小、椎琴煮鹤、细草愁烟、陌上轻尘等一批写手都在论坛孜孜不倦的写着自己的心情和感
最早认识轻尘是在“广州巡警文化”论坛做原创版斑竹的时候,当时巡警文化的文学气氛很浓。如拯救、沉鱼、丁乙、文丐、文刀手、苏小小、椎琴煮鹤、细草愁烟、陌上轻尘等一批写手都在论坛孜孜不倦的写着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整个论坛的文学气氛执著而热烈。由于我一直喜欢那种婉约清丽、空灵悠远的文字,所以渐渐对轻尘的文字关注起来。
轻尘的文字散落在内网的青藤、随缘、高管、警务交流等论坛。以抒情美文和诗歌见长。个人感觉轻尘对文字的理解也是极其透彻的,在一些回贴中,经常可见轻尘寥寥几笔,便将作品内在的蕴涵浅浅的勾画出来。可见轻尘把握文字的能力和对文字执着的态度。
前些日子在警务交流论坛,“兰芷清盈”就曾问及怎么不给轻尘的诗歌作一下点评?我默然。由于一直无法深入触及轻尘内心深处的灵魂脉络,怕对其文字的解读出现误差。另外,我也一直无法找准轻尘文字的支撑点。她的文字所表现的情致和意境,以及一种生命的感伤色彩,与现实构成一种迷离的审美关系。在她的文字里,我一直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的平和冷静下来,理性的去感受作品的本源。这也就是我迟迟不敢动笔的原因。
在一个静静的午后,伴着窗外纤弱的雨丝,细读轻尘的爱情诗。走进轻尘的情感世界,有一种清冽如骨的感受。她用一种古典而唯美的笔触,细腻敏感的抓住流动着的情感变化,娓娓向我们讲述着最刻骨铭心的爱情体验。风景画以轻尘最近几首爱情诗《站在文字的天空里》、《我将死亡》、《展颜》作为主要的赏析题材。试着对轻尘的文字做简单的解读
轻尘一直以一种淡淡的伤感,写着深情的思念。她往往用极其自然和单纯的抒情方式。抒发着本身的爱情体验和深度的个性。那种细腻的笔触和诗性的语言营造出的少女朦胧的情怀,在浮躁的红尘中不经意间唱响只属于她自己的一份如莲心事。“拣拾起一朵如莲心事/翻读一段飘散的童话/阅尽世事的沧桑”(《站在文字的天空里》)。轻尘的诗是极其别致的,流淌着一种温馨朦胧的韵味。轻尘的情感表述也是极其含蓄和飘渺。“我站在文字的天空里/浅唱轻吟/把灵魂释放”。文字的天空是全诗的中心意象,统领全诗情感的发展。文字的天空是恋人间的互相交流。这种交流或许就是作者心中的一个世界、一片天空,涵盖了作者整个内心的情感世界。灵魂的释放,恰恰是作者对爱情渴盼的独唱方式。第二节作者将这种感觉细化,深入的描写。“在发黄的纸笺上提笔/轻描一幅长长的梦境”。只有在梦境中,作者的思绪,作者的幻想才能得以自由自在的飞翔。梦往往也是最能体现内心感受的一种表述方法。第三节作者抒写她那无拘无束的幻想和感受。把那长长的梦境具体化。“我奔走在昼夜的石阶上/听自己的足音”。作者内心情感的跳跃,牵系着灵魂走到恋人的身边。所以作者很巧妙的设问“是不是有人的脚步/合上了我夜雨里的节拍/在西窗畔凝眸相对”。其实得到怎么样的答案,对作者而言显得不是很重要。在这里轻尘强调的只是她的一种心情。或许以一颗诗样的心检阅岁月的情怀,让笔尖流淌的相思在心瓣留一片清香,让灵魂释放自己的期盼和感动,才是作者文字的真谛。第四节中一朵如莲心事、一段飘散的童话都是作者内心的真爱所假借的诗意象征,是作者为爱挥洒的美丽风景。轻尘用她婉约而透彻的文字,表现了对真爱的渴求和期盼。哪怕是阅尽世事的沧桑,作者仍然会含情脉脉的将绵绵情歌,一路浅唱轻吟。在首诗中,我一直提到作者对真爱的渴求和期盼。认为作者只是在释放灵魂中的期盼和感动。我们在第五节的文字中读到那种复杂的情绪体验。“然后,抖落肩上的尘土/披上季节轮回的霓裳/拾缀起一瓣瓣清香/浅笑前行”。爱是一种微妙的境地,也许轻尘无法洞悉恋人的内心世界,不能找到心灵沟通的内在契机。所以作者故意设置很平和的手法,将微妙复杂的情感淡化。“拾缀起一瓣瓣清香/浅笑前行”,我们看不到那种情感的强烈喷射,然而我们却能体会作者深沉的爱的色调。人生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对于轻尘而言,爱情是一种历程,不必在意怎样的结局。能够在文字的天空里,让彼此的心相互对视,让彼此的灵魂相互感应。这都足已唱和成轻尘情感世界中最美丽的印记。
在《站在文字的天空里》这首诗里,轻尘用女性温柔、细腻的情怀,刻画了渴望真爱却又小心的把表达的感情隐藏起来的女性的矜持和含蓄。“抖落肩上的尘土”,这个小小的动作,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委婉含蓄的相思,甚至看到一地的疼痛。这种潜在的从内心深处折射出来的爱,显得韵味悠长,含蓄耐读。
如果说《站在文字的天空里》是作者的款款私语,在一种轻倩的基调中抒写爱情的朦胧感受。那么《我将死亡》则以强烈的情感渲染对爱情的执著,全诗回环往复、婉转凄怆、抑郁低回,突出了个人深沉的孤独和怅惘,幻化着作者内心的情爱萌动。《我将死亡》是轻尘强烈的情感浪潮,甚至可以说是一首凄美的爱情绝
“相思在梦中疯长”,“四月的季风/温暖不了我隔夜的忧伤”。起笔非凡,诗情恳切。对于一段艳美绝伦浪漫爱情,作者多少次在梦里述说浓密的相思。“几回魂梦与君同”,作者把她的相思和忧伤一起搬到了梦中。而这种情感是虚幻的、没有寄托的,至少对当时轻尘的心情而言。所以作者想到死亡,甚至渴望死亡。爱和生命原本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作者以复沓的形式对死亡加以强调,体现作者对爱的渴求和对真爱所寄予的深深期待。在作者的内心,那炽热如火的真爱甚至比生命更为可贵。一声“亲爱”,无疑是作者情爱的客体,这一声呼唤,蕴涵轻尘内心的许多复杂的感受。我们在这声呼唤中体会到什么?我想真正爱过的人一定能深切的感受到一声“亲爱”所传达的爱情讯息。从而达到心灵上强烈的共鸣。“你是否能感觉到”,“安慰我一下好吗”。这是爱的本体对客体的一种审度和探究。是作者苦苦寻找爱的所在的一种精神渴求。“长长的垂柳”、“苍翠的青松”等等景物的描绘,似乎是对“亲爱”的内心世界的表象化展示。你的深情是否绵长如“堤岸的垂柳”、你的思念是否亘远如“丹山的青松”。在这里,“你”就成为作者的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救赎方式。爱到至深时,整个的心理都是极其敏感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低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