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乱弹武侠
长期以来,武侠小说一直都是港台作家一统江湖,以自己的特色各领风骚。而大陆武侠小说创作者也有,就小说的内容、人物主流倾向、小说情节和武功描述而言,却难与港台作家抗衡。新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将武侠小说
长期以来,武侠小说一直都是港台作家一统江湖,以自己的特色各领风骚。而大陆武侠小说创作者也有,就小说的内容、人物主流倾向、小说情节和武功描述而言,却难与港台作家抗衡。新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将武侠小说推向巅峰的大家金庸,还有以独特“武功”著称、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古龙,三足鼎立,成为武侠小说作者中的泰斗。以小说风格而言,梁羽生小说里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言俗语点缀,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渲染故事。而金庸的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精巧、繁复,却又严谨、完整。而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则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语言句式筒洁、利落,句法多变,文章随意挥洒,叙事力避平铺直叙,情节惊险而又不悖情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
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范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众长,即典雅古朴,又诙谐幽默,多样统一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绝顶人物。而古龙,则是大胆创意,不守成规,力求变化的江湖怪才。
本人比较喜欢古龙先生的行文,欣赏他那种独特的风格,筒洁、质朴、富有诗意和哲理。古龙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他认为当代武侠小说不应该再走传统武侠小说的老路,而是“要新、要变”。他说: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怎么样去写,才能算是正宗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只要你能吸引读者,令读者被你小说的人物的故事所感动,你就算成功。他还认为: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还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另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观点,就是他指出:武侠小说并不是国术指导,武侠小说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杀人打人的。因此,本人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不自觉得就省去了许多什么各式各样的武功招式,而主要以讲“故事”为主。
说到讲故事及故事的情节,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渐趋于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小说恰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宏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令人回肠荡气。他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如同炉子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的武侠小说的情节又有不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有巧,偶然中有必然,计中有计,真中的假,假中有真,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从预料,情节的营构堪称一绝。
我们许多的武侠小说作者,都想创新,都想超越三位武坛前辈,包括前时间出现的女子武侠等。但我们仔细去读她们或者他们的小说,反而觉得没有超越,除了情节上的不同之外,没有什么创新的样子,就连这三位大家的前期作品都不如了。武侠小说,你的路究竟在何方?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没有站到一定的高度上,拿什么创新?没有雄厚的文字基础、武侠小说流派深入的研究,又拿什么来“创新武侠小说”呢?
对于武侠小说,我的热爱和许多的人一样,上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偷偷地读借来的武侠小说,那个时候开始认识梁羽生、金庸、和古龙和他们的作品,而尝试创作,则是十五年以后的事了。刚开始写武侠小说,模仿的痕迹特别多,我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残刀传奇》,里面什么打斗招式,魔头、侠女,什么内力、掌风等,完全是旧派武侠小说的大杂烩,唯一值得我自豪的,就是故事情节还差强人意,没有完全跌入以前旧武侠小说的俗套,语言方面也有自己多年养成的行文风格。练笔之作,能写到那种程度,也还算可以,这是一些朋友看过之后给我的评论。
我写这部《枕月听刀》的时候,整整过了两年,而写作的时间却只有四十天,在这四十天内,就手写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写这部小说的最初动力,也是来源于古龙先生。古龙先生曾在其作品的序言中提到,他到日本的国家图书馆查对资料,发现日本的武士刀法是大唐时期,由中国沿海传到日本去的一种刀法,此刀法曾在唐朝军队中出现,又从唐朝军队中消失了。至于什么原因,就无从考究了。因此,本人就这一句话,构思了这部半历史半推断,半杜撰半真实的小说,或者说是本人构思了一部关于唐传奇的一个传奇故事。
在写这部唐传奇故事的时候,我的写作也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少的去写什么武功招式,而是转而去描写人,描写江湖中的平凡的一类人。我们读武侠小说,大都不会想到,我们所有的武侠小说中,都在描写的并不是人,而是一个个无所不能的神,他们武功盖世、扶危济困、大智大勇、屡获奇遇、有花不完的银子、与恶势力展开了忘我的生死搏斗,最终战胜敌人,赢得美人归。更有金庸先生的侠之大者的英雄形象。那么,江湖中的平凡的人,会怎么样呢?他们是什么想法,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活法呢?我觉得几乎没有人去写他们,去写他们碰到各式各样的事情的时候的心情和心态,去写他们在生命的危险关头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就产生了我这部小说中的那一节: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解甲归田的老军,只不过是他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不普通的遭遇罢了。
说到江湖中的普通人,这里不得不提金庸先生的《连城诀》,这一部他是写恶人的恶的,写出了极至,写到了颠峰。我在想,一个写手写到了颠峰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这就不难理解金老先生“金盆洗手,退出江湖”的原因了。
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是文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在谈到武侠小说的时候,曾说:真正的武侠小说应该出在大陆,大陆深厚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应该能滋长出最武侠的武侠小说,最优秀的武侠小说。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许多写武侠的作者,根本无法从历史、文化、民俗和地理山川上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更多的是拚命去想什么武功招式,去想什么散文武侠,更有另类的女子武侠。更有不少人武侠写不下去了,就写什么魔武和幻武,也高举着武侠小说的大旗,说什么那才是真正的武侠小说。如果那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zawen/xu46sus6s1m2m.html
上一篇:文革中的“现行反革命”
下一篇:谢谢你,我的敌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