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眺望沙坡头
六月的夏日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喧闹嘈杂的城市更增添了心中的郁闷和不快。于是选择了周末,几个朋友相约去散散心,便想起到沙坡头走一走。我们乘坐一辆桑塔纳轿车出城镇、走村庄、穿绿洲、跨戈壁、往北行驶,沿路一
六月的夏日骄阳似火,酷暑难耐,喧闹嘈杂的城市更增添了心中的郁闷和不快。于是选择了周末,几个朋友相约去散散心,便想起到沙坡头走一走。我们乘坐一辆桑塔纳轿车出城镇、走村庄、穿绿洲、跨戈壁、往北行驶,沿路一片片的庄稼麦浪翻滚,豆花飘香,一排排的杨树挺拔俊秀,随风飘逸,令人心中非常愉悦。虽然粗旷、雄浑的腾格里沙漠南缘依然“山是和尚头,沟大无水流”,丝毫也减少不了我们的兴趣,于是当看到沙丘中长出的不知名的各种柴草植物,心中油然升腾起一种渴望:渴望尽快走进心中的圣地——沙坡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沙坡头。沙坡头的植物
走进沙坡头首先映如眼帘的是路旁的红柳、榆树、沙苇、梭梭草等各种沙漠植物。我们来时,正逢周末,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于是选择了相对僻静的沙漠公园。说是公园,其实就是沙坡头人用智慧和勤劳建造的各种防沙林带,辅以亭台楼阁,饰以曲径通幽。里面种植了各种耐干旱的沙漠植物以及适合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的沙漠气候生长的瓜果,如葡萄、苹果、梨等。穿梭在这一排排、一行行的沙中绿荫之间,我才领略了它真正的内涵。这些植物象坚强的卫士不仅防护风沙,保护着包兰铁路大动脉的顺利畅通,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免受风沙的侵袭,用坚强的臂膀扼住了南侵的黄龙。在这里我见识了许多沙漠植物,如桦木柴、梭梭草、沙苇、沙冬青以及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了解了他们生存生活的艰辛与壮美。这些沙漠植物虽然枝杆并不高,显出的绿色并不茂盛鲜艳,然而他们的根却深置大地,几米、十几米,甚或几十米,其目的是为了吸取大地的养分,经受狂风肆虐、干旱日灼的袭击,给自然以绿色,给生命以坚强。就连草本类的山珍沙葱,纯天然的无公害蔬菜,其根也扎在深出,只要有一点雨水,便茁壮成长,还绿自然。
自然界中有些植物枝繁叶茂,根基却很浅,遇到暴风雨袭击,即被连根拔起,随风飘散。沙苇、红柳等沙漠中的植物耐干旱、耐盐碱、耐风沙,用深根支撑起的绿色常使人想起,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事业无不与根紧紧相连。生活中常常遇见许多人,也包括自己,有时将自己的不成功归之于命运,没有可以一展宏图的命运和机会,其实我们所缺少的正是那扎在地下的深根啊!因为机遇最垂青于那些最有准备的人。仔细想来,只有根才能永远支撑起生命的美丽和辉煌。只有根扎的愈深,才能给生命以绿色,给绿色以长久,否则,即使一时的枝繁叶茂,没有深根作支撑,必将随风飘摇,连根拔起。任何一个成功者他们所有的创造都不过是在茫茫沙漠中用深根支撑起来的那点绿色而已。
沙漠中的动物
走出沙漠公园,最易见,也最热闹的去处当属骑骆驼爬沙丘。沙漠地带生活的动物较少见,尽管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有上百种动物,但最常见的是骆驼和蜥蜴等小型爬行动物,而令人最感动最感兴趣的还是骆驼。骆驼是适合于沙漠和干旱地带生活的一种动物,被称之为沙漠之舟,对于我这个出生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人来说,从小就司空见惯,但是了解它、认识它,是成年之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才感觉到它的真正伟大。而令人想对它唱赞美之歌,则是这次沙坡头之行,跨上骆驼爬沙丘的感慨。
骆驼作为反刍类动物,生于干旱的半荒漠地带,由于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练就了它耐饥渴、耐严寒、耐酷暑、耐风沙暴雨侵袭的能耐。它硕大的足掌适合于在沙漠里行走,它伟岸的身躯善于承载人类及其所需的物品,它耸立的驼峰储藏了严酷环境下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它温顺善良的性格使得人类驾驭它跨越沙海、泛舟大漠,挑战生命的禁区;它索取自然较少而贡献较大;它以坚韧不拔昭示着生命的坚强和伟大;它反刍的功能昭示着最贫瘠的土地也能孕育出最伟大的生命,最粗糙的食物也能支撑起生命的绚丽和多彩。
沙坡头的动植物昭示了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锻造了生命的坚强和伟大。
沙坡头的人
如果说沙漠地带生活的动植物昭示了生命的坚韧和不拔,那么沙漠地带生活的人则超越了原始生命的生存追求,用其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生命的极致和壮美。沙坡头,这个在地理版图中很难寻找的小不点,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这里生活的人敢于和风沙做搏斗,用防沙治沙的大手笔谱写了人进逼沙退、荒漠现绿洲的壮丽景观,诠释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另一种意义。如今的沙坡头已不再是人人畏惧的名字,而是塞上的一个旅游名胜。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沙海、绿洲、黄河,编制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沙都”、“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来这里你可尽情的骑上骆驼穿行沙丘,体验生命的艰辛;亦可凌空跨跃或乘现代化的游艇泛舟黄河,体验惊涛骇浪的壮美;你亦可索性光着膀子在炎炎烈日、风吹怒号的沙丘上,踩着滑沙板,聆听“金沙鸣钟”,高歌向云霄、尽情地体验生命的原始和率真。但是真正令人感到惊叹和亲近的还是那荡漾在沙海中挥手致意的绿波,那是沙坡头人同自然搏斗,建立和谐家园而载植的郁郁葱葱的沙中丰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这里载植一棵树比养育一个孩子付出的辛劳和代价还多。
沙坡头叠翠流红、鸟语花香、瓜甜果艳的沙下果园,令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漫步时,我遇见了一位皮肤紫铜、饱经风霜的林业工作者。当侃起沙坡头时,他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经过几代沙坡头人的努力,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沙漠自然生态系统特有的沙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繁衍的环境。区内培育种子植物有453种,其中裸果木、沙冬青等11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脊椎动物有145种,昆虫有800多种,其中黑鹳、金雕、岩羊等1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1994年,这一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公园,旅游界专家称它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这充满诱惑力又富有诗意的解说让我肃然起敬,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中国第一个沙漠生态公园,一个个奇迹的创造,从沙坡头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zawen/xu4i5di8s0ht0.html
上一篇:未成年人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
下一篇:完美女人的特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