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苛殃杂文2025-05-19 10:30:20
前几天,与一位同事聊天。他说:据调查,郑州市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师有心理疾病。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确切,或者夸大其词,或者另有什么来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所说的“心理疾病”,主要是老师对待教育对象的
前几天,与一位同事聊天。他说:据调查,郑州市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教师有心理疾病。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确切,或者夸大其词,或者另有什么来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所说的“心理疾病”,主要是老师对待教育对象的语言、行为,是不符合常人的眼光和要求的。
举几个简单而有司空见惯的小例子。当一个孩子不习惯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又改变不了人家,就“恨之入骨”,非逼迫人家完成,手插在裤兜里真发痒。又有孩子打架、骂人,上课乱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站在讲台上或者走廊,以示惩罚而感觉好受点。更有别的家长大清早来找你,告诉你:你们班某某跑到我家打我的孩子,你作为老师管不管?等等。许多在家长看来小的不能再小,琐碎到了你的骨头缝里,但是似乎与教育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你还得必须处理,还要把它当作大事来处理的小事,令你头花脑胀、忍无可忍、甚至暴跳如雷。你的情绪会怎么样?因为我们经常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就一如我们经常在生气的河边走,你能保证不湿鞋吗?老师们大都有一个可怜的梦想:希望孩子们能像成批的零件一样规范。可是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老师们不是惠特尼,仅仅发明一种方法——批量生产。孩子们也绝不是一模一样的零件,装哪哪行。
那么,发怒、生气成为必然。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怎么办?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办法:控制情绪。“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冲动是魔鬼。”
心理学上的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思、悲、忧、恐、惊七种,范围很宽泛。今天,我们不谈论喜和后五种,就只谈论“怒”。“怒”也是伴随着意识和认识过程中产生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要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我们老师怒时,最典型的表现行为:作业必须写,上课要认真听,书要耐心读,一切不规范的行为都必须受到应有的提示、教育和批评,否则就要发“怒”了。简而言之,你不写作业我发“怒”;你不听讲我生气;你打架骂人更不应该……一切不利于学生向前向上的发展行为,我要坚决纠正、禁止。
谈到这里,我就想到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就用他的这首词来浅析下情绪的控制吧。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是人,但是是不成型的人。他们身上所突出的情绪和行为,是最本真的“人”。他们的意识和行为,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或者是有意识的控制,所以他们犯错误是正常的,是完全不必大惊小怪的,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只要让他们的缺点、错误,或者是已经形成的错误意识、坏行为、不良习惯在他们身上暴露出来,我们做老师、家长的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加以引导和纠正。没有飞雪,你怎么能知道,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没有春风裹着冷雨,你怎么能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我们正在改变他,只是可能还看不到。想到这里,冷静一下,无论多生气,都要把手放在不生气的位置,对自己说:小孩子吗,看我怎么教育你?千万别教训呀。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2002年,我曾经厌恶一个坏孩子到了极点。他确实坏。砸讲桌,摔凳子,打学生,不学习。我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可以用“恨之入骨”来概括。我希望学校拿出相应办法,来正确、严厉的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开除”,我想是最好的措施。可是学校一直是说服、批评、教育,没有任何大的动作。六年的时光荏苒而过,我现在终于体会到这样做得奥妙所在。2007年暑假,我去一美术班学习素描。第二天,我就发现一个大男孩子大咧咧的走进教室,挤到我身边坐下,对我笑。我觉得挺熟悉这个笑容,但是一时没有想起是谁,只管低头画画,他却给我搭话。“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叫某某,是您六年级的学生。”我这才想起这个我印象最深的孩子。他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今年夏天已经参加高考了。原来,我来学习美术从他家门前走过,他看到我在也来学习了。在后来的二十多天里,他告诉我很多。其实他最感谢的是小学老师的宽容和忍耐。在后来的中学生活中,数次的被开除、转学,可以说他的求学经历是“历尽沧桑”。尽管坏,但是到底上到现在,他很欣慰。我忽然就明白了,把一个小孩子开除是多么错误的想法。“开除”就意味这抛弃,“抛弃”就意味着彻底的放弃,这个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可想而知。我很羞愧。梅花总是在最严寒的时候,绽放她的百般俏丽。想想记忆最深的往事,在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想想该如何处理眼前的问题。相信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想不到的话,就冷却它,放置一边,别管他。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一步就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犯错误的孩子冷静了,你也冷静了,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这个事情如何做更好。孩子的认识提高了,告诉孩子:这个世界谁也改变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你自己。认识到改变这个小错误是多么容易,只要你耐心、用心,没有改变不了的。千万不要呵斥,或者上手、动粗。这样问题会更加复杂化。即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你发现其实这个孩子一点长进也没有,一点也没有改变,你也不要着急、生气,勤提醒点。应想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他的改变,或许还没有到时候,只要已有机会,有“改”的契机,他肯定会改。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以教育的。“忍耐和宽容是境界更高的教育方式。”基督山伯爵也说“人类的智慧就是等待和希望。”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如果我们都能走过这样一个平定情绪的过程,让孩子见识到一个教育方法独特、高超的好老师,孩子们会如梅花般在梅枝对你笑。那么你的工作是那么顺手、轻松、愉快。还有人会说你心理有疾病?你可以游刃有余的做好你的每一项工作。孩子们也将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里学习、生活。你的教育教学工作绝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你的工作也将达到一个更远、更高的境界。
总之一句话,情绪的控制首先是冷静;其次是转移注意力(冷置);再次正确处理,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后达到极佳的效果。
说着容易,做起来未必容易。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