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咽,秦楼月

箫声咽,秦楼月

急步散文2025-05-01 02:04:01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相传,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秦娥,字弄玉,嫁给仙人萧史。弄玉善于吹箫,而且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相传,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秦娥,字弄玉,嫁给仙人萧史。弄玉善于吹箫,而且能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于是引来了凤凰。过了几年,他们双双随着凤凰腾空飞去。词中秦娥借指古代长安一带的女子。灞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面。汉文帝九年,在此筑灞陵,因以得名。他死后即埋葬在这里。附近有座灞桥,唐长安人送客东行多送到这里,折下柳枝,表示赠别。
清明的月色伴着柔柔的思念,浅浅的斜照秦楼之上,春山之间,一切都披上了蝉翼般的薄纱,清风徐徐,柳丝无力,疏影婆娑如画,暮春的灞陵,溪桥细柳,临水弄影,桃李芳菲已尽,桑葚正青。
青烟袅袅的月色中,有洞箫之音忽远忽近,缥缈而至,只见秦楼之上一个罗衫淡淡的女子俏立其间,手持一管洞箫徐徐吹之,月影下,枝影婆娑,似真亦幻。洞箫声慢,如绵绵之雨不绝,似涓涓之溪潺潺,悠扬的在天水相接处婉转的回荡……如诉如泣,如聚如合。
夜不能寐,对月徘徊。那吹萧弄玉的秦娥,舞碎了年年月光,如朝雾般,串露珠为发饰,裁白云为衣袖,袅娜在无边的柳色里,和着纷飞辗转的萧声,与那排排杨柳,一起凝眸到憔悴,一同摇曳到枯瘦。
萧声鸣咽,声声断肠,吹落一天烟雨,吹破点点离愁。条条柳枝送走了多少痛饮狂歌的壮士豪杰,送走了多少执手凝噎的痴男怨女。折一枝柳相送,温一壶离别酒共尽,西出阳关,故人难见。
自春徂秋,朝朝暮暮,素笺成灰,相思成灾。几场秋雨淋黄花,思忆重叠成别时的缠绵曲调,乐游原上,灞桥的老柳,拨动着生死离别。咸阳古道,西风漫卷黄叶飘,飞沙迷雾,荒草萋萋,驼铃声声奏响的是夜夜相思。
浓情浅恨里,经年流转,枉自痴情。任一地的落寞寂寞成秋,在枕衾辗转夜夜心的思念里,留下千古愁赋。灞桥柳依旧在离别的哽咽与泪水中,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咸阳古道上车马稀落,音信杳无,寂寞的秦娥引领西望,青影不复来。久别的心上人归程无期,长路漫漫,秋风萧瑟。每日里唯有独对那古道荒草里,西风残照下的汉家陵阙。
落日的孤烟里,灞桥柳岸上秦娥那柔婉而绵长的箫声,几欲吹断长安离别之人肺腑肝肠,飘落在历史深处,定格成永恒。长相思,在长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