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贺卡的新年

没有贺卡的新年

基本工资散文2025-11-02 20:26:59
已经很多年了,只要一进十二月的门儿,每天都能收到四面八方,亲朋好友寄来的贺卡,少时三、四张,多则八、九个。那些印刷精美、年味十足、风格各异的贺卡,祝福的内容大致相同: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
已经很多年了,只要一进十二月的门儿,每天都能收到四面八方,亲朋好友寄来的贺卡,少时三、四张,多则八、九个。那些印刷精美、年味十足、风格各异的贺卡,祝福的内容大致相同: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新年到来之际,寄贺卡表心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贺卡是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虽然话语不多,却寄托着亲人朋友的祝福、牵挂、思念。
如果拿出多年收藏的贺卡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贺卡一年比一年的大,一年比一年的美,一年比一年的贵。因此,每年要为购买邮寄贺卡花费一笔钱,且越花越多。
2012年元旦正健步走来,按以往习惯又该购买、书写、邮寄贺卡了。然而,今年我改变了昔日的做法,决定不再寄贺卡。也许很多亲人朋友与我不谋而合,我竟然没有收到一张贺卡。起初我为不给亲人朋友寄贺卡感到愧疚,也为没有收到亲人朋友的贺卡感到郁闷。但是,当我深入了解到小小贺卡与大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一切都释然了。
不但为没有寄贺卡而击掌庆贺,更为没有收到贺卡而高兴。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觉悟,则是更多人的觉醒。
有人可能会说我小题大作,一张小小的贺卡和大大的环境有什么关系?请允许我慢慢道来,贺卡是用优质纸制作的,优质纸的原料是大树,一棵树成材要长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砍掉一棵大树,只能制作4000张贺卡,而贺卡是一次性消耗品。造纸不光需要大树,还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中国制造一吨纸要耗水100吨,生产一吨纸要砍伐七棵大树,如果按10万人计算,每人少寄10张贺卡,就等于少砍伐264棵大树。
森林不只是为人类创造财富,它更重要的是地球的肺,假如没有了森林,人类将无法生存。首先,森林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清新、清爽,一亩森林释放的氧气够65人呼吸。其次,森林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吸收粉尘,一亩森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再次,森林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三、四万个细菌,而森林里只有三、四百个。
既然纸质贺卡的原料是树木,树木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那就将这种没有贺卡的新年延续下去吧。
电子信息时代,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电子贺卡,不但快捷、免费,还有动漫、音乐,既好看又温馨。中年人可以发电子邮件和短信,不但能想说啥就说啥,还能群发、转发,何乐而不为呢。老年人可以打电话诉衷肠、表心意,不论多远的地方,只要有电话就仿佛近在咫尺。如果都不具备,写封信也行啊,同样是用纸,但毕竟比贺卡省多了。省下的不光是钱,重要的是降低了森林砍伐量,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碳排放。
很多人以为寄几张贺卡没那么严重吧。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大物博”平均到十三亿人就少得可怜了。无论是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石油资源等等,都是人均拥有量的“小国”。所以,节约资源必须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张贺卡做起,从每一滴石油做起……
一张纸在人们的手中也许不屑一顾,殊不知,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2700吨纸,27万吨水。有人倡议:低碳生活,从拒绝纸质贺卡开始。不购买、不邮寄纸质贺卡,就是放下了“屠刀”,保护了森林,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绿色银行。
社会的列车驶进了2012,电影《2012》的恐怖镜头历历在目。虽然世界末日不可能到来,但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导致冰川快速消融、海洋水温上升、岛国面临丧失家园、异常气候频发、灰霾天气经常光顾、沙尘暴已成家常便饭……总之,人类在无节制掠夺地球资源时,给自身的生存带来了极大威胁,这些问题的日益加重,正是人类破坏环境付出的惨痛代价。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人类过上幸福日子。然而,人类世世代代要延续下去,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给子子孙孙留下一个无法生存的地球。可持续发展才是人间正道。没有贺卡的新年,有意义,有益处,有好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