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的规则与分数问题

关于学校的规则与分数问题

关鼓杂文2025-10-02 11:36:52
我发现学校领导者们的思维越来越神经化了,动不动就以各种千奇百怪的规则来约束学生,然后还是觉得甚是不爽,于是不知道那个混蛋就提出了增分扣分模式。本来我并不反对教育者们用规则来制衡学生,毕竟人只要活在群体
我发现学校领导者们的思维越来越神经化了,动不动就以各种千奇百怪的规则来约束学生,然后还是觉得甚是不爽,于是不知道那个混蛋就提出了增分扣分模式。本来我并不反对教育者们用规则来制衡学生,毕竟人只要活在群体中就一定会受到约束。但牵扯到分数我就不能理解了,而且我看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规则是毫无必要的。学校似乎只是想让学生见识一下自己的强权手段,至于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那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学校领导者们一直抱有这样的想法,规章制度是我们校方制定的,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我们说了算,你们学生只有屈从而没有反对的资格,即便不满意了也没有关系的,适应不了了你们可以走人嘛。学校的如意算盘打得很是精妙,他们知道学生是不会因为受不了学校各项规则的压迫而离开的,所以过分一点也没什么的。可我偏偏就是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因为看不惯了我就是想批评你几句,也不要用什么扣分退学之类的话来恐吓我,光脚的哪里会害怕穿鞋的。
最近有这么一种现象,学校非常喜欢用扣分来威慑学生。扣分本来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什么都和扣分扯上关系,就有点扯淡的感觉了。比如说,进班迟到30秒要扣分,大冬天的出操戴帽子要扣分,背书时背的稍微晚了点也要扣分,甚至床铺不整洁同样要扣分,等等等等。不仅如此,被扣分的学生还得作深刻的书面检讨,顺便再给该学生戴上诸如“罪人”“害群之马”“败类”的罪名,这可真够严重的,如果再倒退个几十年,学校指不定敢把学生的这种生活细节问题上纲上线到深刻的政治问题呢。当然以上我所说的,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我真真切切亲身经历和接触到的,学校口口声声说一切是为了学生,我实在想像不出将学生贬为“害群之马”“罪人”是为了学生什么?你学校该不是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吧?
韩寒在《通稿2003》中写道这样一个细节,说老师不顾路途遥远一个电话将学生家长唤到学校,只是因为学生的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我读过之后很不以为然,想这应该又是韩寒这家伙一贯诙谐的文笔了。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真有这回事,而且还是韩寒亲身经历的。更不能想像的是,事隔十年,这样的事竟然又发生在我身上。事情是这样的,我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因为没有将被子放到学校指定的位置,结果就导致寝室被扣分了,好在老师没有叫家长,否则又该上演家长有气没处撒只能将学生暴揍一顿的场景了。一切都是有代价的,然后就是我的个人量化分被扣了10分,被班主任骂了一顿,最无辜的还是我的室友们,被我和另外一位当事人给连带一同受罚了。扣分罚扫地写检查。对不住了。
我不知道诸如此类的规定有什么意义,说好听点是在教育学生一切要从小处做起,说难听点实在是吃饱了撑的慌,说危言耸听点学校根本就是在强权干涉学生的个性生活。但没办法,作为学生也只能在背地里骂决策者是混蛋王八蛋,谁叫你在人家的屋檐下生活呢?
我不禁想到了之前的“李红豪事件”,李红豪因为在考试中写了一篇批判当前教育专制性的文章,被其班主任勒令停课反省,后来李红豪便退学了。我感觉很不可思议,当前教育所凸现出来的弊端居然到了说也不能说的地步,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和失败了。我非常喜欢李红豪《草见人命》中的一句话“何谓校规,当然是校长的规定了;何为班规,那自然是班主任的规定了”。这句话说的很有见地。校长和班主任们总是喜欢主观臆断的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学生头上,有的方面连老师自己都做不到,何苦要把学生逼得那么紧呢?我无意中也听到许多老师宣泄自己对学校的不满情绪,可见老师们也开始后知后觉了,但宣泄归宣泄,至少没有一个老师敢于公开向学校的权威挑战的,不但如此,你身在这样的体制中,表面上你还得恭维讴歌学校决策者的决策是多么多么高明,然后告诫学生,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幸福啊。不知道老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跳有没有在不断加速着,反正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都替你们脸红。
再说增分与扣分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傻的现象,当一切都与分数扯上关系的时候,正常的东西都变得不正常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现在在学校里学生的一切行为都和分数扯上了关系,你迟到了是要扣分的,你出操过程中系鞋带是要扣分的,交作业时哪怕你不会做抄也得按时交上作业,分则也是要扣分的,甚至连被子放错了位子也同样要被扣分的。被扣分的结果相当严重,挨批都不算什么,受罚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还要承担起“害群之马”“败类”这样的罪名,这可真把我吓坏了。虽然败类不败类不是班主任说了算的,但这样的话我听了真的很不爽,我在想如果我不是学生,听到这样的形容词我会不会心血涌动和他干一架。
无论是学科分数还是量化考核分数,它们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体现一个人在学习上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是与素质教育牵扯不到一起的,更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分数低了,就断定他是一个素质低的人。学校决策者们的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太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了,总是喜欢把自己不成熟的垃圾理论付诸到教学实践中去,引来广大师生的一片叫骂,最后也不见得能出成绩,毕竟绝处逢生的人永远是少数。当学校撇开绝大多数学生只为培养几个高分学生的时候,这就是你们校方的失败了。老师们总喜欢将学科分数低的学生视为差生,将那些不太规矩经常在行为上被扣分的学生视为害群之马,然后告诉自己的学生们,在学校里就要完完全全的守规矩,你们是不应该有思想的,一切用分数来说话。然后,分数就成了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我还听到有家长这么训斥自己的儿子,你看看你,你连一个好成绩都考不到,你说你以后还能做成什么。
我笑了。那是不是所有考不到高分的人都得去跳楼了,那这个社会就不用实行计划生育了。我学习不好,更不用说考高分了,我经常无视学校和老师的规章制度,有时还会因为个人的细节问题导致个人和班上的分数被扣,但我有正义感有责任心,对朋友够义气,做一件喜欢的事我会极其认真并且做得漂亮,而且我的才华也还算不错。我算不算一个好学生?如果真要以各种各样的规则来评判一个人好坏的话,看来我真的无缘做一个被很多人喜欢的好学生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