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故事伴随我成长

母亲的故事伴随我成长

箪瓢陋室散文2025-05-18 04:22:38
母亲是个随遇而安的容易满足的人,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话多。八十一岁了,我每次回家看望母亲,她就滔滔不绝地讲过没完。讲述她生活的点滴,回忆幸福快乐的童年,描述如饥似渴读书的青年,数落与父亲结婚后艰难的家庭生
母亲是个随遇而安的容易满足的人,她最大的特点就是话多。八十一岁了,我每次回家看望母亲,她就滔滔不绝地讲过没完。讲述她生活的点滴,回忆幸福快乐的童年,描述如饥似渴读书的青年,数落与父亲结婚后艰难的家庭生活,大谈如何把儿女抚养成人的欢欣……我就是在母亲滔滔不绝的故事里长大成人的。
在碧蓝碧蓝的孙水河两岸,有一座千年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有一栋古色古香的民居,那是我童年时代幸福快乐的家园。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最大的快乐是听母亲讲故事。记得小时候,在家门外的青石板上,与同年小伙伴疯够了,回到家总是缠着母亲讲童话故事;晚上,母亲抱着我,听着母亲精彩的童话故事,在优美的童谣声中进入甜甜的梦乡。
长大点,母亲的故事也更加精彩。故事内容主要以《西游记》、《薜仁贵征东》、《薜丁山征西》故事为主。母亲讲故事也开始附带条件,一是必须听她的话,二是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为了母亲答应给我讲故事,三四岁的时候,自己就学会穿衣戴帽,洗脸漱口,穿针引线;五六岁的时候,学会泡茶,扫地、洗碗。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在听母亲的故事里,慢慢学会了做家务;长大了,手脚比别人都灵活,什么家务活都得心应手。母亲讲故事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从不重复,但在每次讲新故事前,我必须要我们来复述前次讲故事的大概内容,她才继续讲,否则就间一天才讲新故事。
七岁时,全家下放到农村,八岁时家里不得不送我到农村小学校读书。在小学只读一个上午,记得那时的我就盼着放学,回家好听母亲讲故事。小小的我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听母亲讲故事的画面,直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在农村生活,家务事更加多了,家里还要挑水、养猪、养鸡鸭、扯猪草、斩猪草、煮猪食,砍柴,母亲一个人做不完了,我不得不背着背篓,外出扯猪草、上山砍柴火。母亲做着家务,带着弟弟,讲着以前我听过了一次的故事,哄弟弟开心。我一回来,就说已经听过了,不要听了,我要听新故事,母亲就不厌其烦地为我讲新故事,给我讲的新故事慢慢变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梁山泊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名著。
我到离家十公里外地方寄宿读高中,在家里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很少了,但母亲继续为弟弟在讲故事的事,是绝对没有停止的,只是我很少听得到了。上大学后,与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即使回家,也不缠着母亲讲故事了,但母亲的话仍然滔滔不绝,只是换了主题,不再是讲故事哄我们开心了,而是向我们诉说家庭的琐碎,过去的往事和对儿子的深深的思念。
有次到八十六岁的二舅家去玩,二舅谈起我母亲,回忆说:我母亲四八年与父亲结婚前,是家里的大小姐,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上面有大姐,三个哥嫂,家庭殷实,下人照料日常起居,家务活完全不要亲自动手。她初中毕业后,把家里的名著看了个遍,她那时记心又好,几乎过目不忘,且小时候就是一个话贩子。难怪母亲给儿女讲故事是那样的滔滔不绝,花样翻新!
现在,八十多岁的母亲与儿孙住在一起,四世同堂,乐享天年。虽然身体更加的衰老,记忆力减退,但精气神仍在,说话仍然滔滔不绝!我每次去看望母亲,都要带上照相机,给她老人家拍照留影,录像录音存档。但愿我母亲的故事在晚辈中永世流芳。
人生就是一个故事。有的人的故事讲得精彩,有的人的故事讲得平庸;有的人的故事很长,有的人的故事很短;有的人故事启发人奋发向上,有的人故事使人萎靡不振;有的故事流芳百世,有的故事遗臭万年!
年少时,母亲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老了,儿女应该讲故事给母亲听了!
作于2009-05-0619:55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