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针一线总关情
与“大吉羊”相邻的另一展厅,展出的是“心线神针”刺绣展,展出的是陆树娴、陆俊俭、陆蔚华刺绣作品。扬州刺绣,自古有名,和苏州刺绣一起,统称苏绣。绣花,扬州女红里重要的一部分,所谓富家以“闺房绣楼”为贞,
与“大吉羊”相邻的另一展厅,展出的是“心线神针”刺绣展,展出的是陆树娴、陆俊俭、陆蔚华刺绣作品。扬州刺绣,自古有名,和苏州刺绣一起,统称苏绣。绣花,扬州女红里重要的一部分,所谓富家以“闺房绣楼”为贞,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因此素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扬州的刺绣,翻开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汉代就有记录。我们看到,《红楼梦》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林妹妹,一年到头什么不干,就是在心情好的时候,给宝哥哥做个香囊。这小巧玩意儿,考验的便是女子的功夫。绣,很重要的一环。
刺绣,好像看过不止一次两次。这一次的绣品。给我的感受是大开眼界,大出意外!女人的绣品,少不了花鸟鱼虫,离不开风花雪月。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陆氏三代刺绣代表作,却全部都是在名家大师的书画艺术基础上的再创作。当然,展品里有花鸟,有虫鱼。可是它们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于大家的笔下。
第一幅作品“麻姑献寿”,便是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代表作。在黄慎原作比肩处,是陆树娴刺绣的同题。画面上的麻姑亭亭玉立,微微回首。黄慎善于粗笔挥写,以简意繁。他笔下常常有古老的故事和神仙。他画中最大的特点是几笔就能创作出神形具备的艺术形象。这么一件大画家的作品,要一针一线刺绣它,需要怎样的艺术功底和耐心?据说,这一幅《麻姑献寿》图,陆树娴亲自对照黄慎的原画精心设计,前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是她精品中的精品。陆树娴,扬州非遗大师。在扬州刺绣大师中,陆树娴是扬州“水墨写意绣”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果然,我们看到的众多绣品,全部具有这样的风格。展示出来的所有绣品,八怪画作是重要部分。我们看到了黄慎的人物山水,看到了郑板桥的幽篁怪石,看到了罗聘的似人似鬼。八怪以外,一些现代大家的作品,也被收于她们的针下。用色绚烂的工笔,也可以用来刺绣。所以,看了后的感觉,就是给她们针线,她们无所不能。
这几幅挥洒纵横的毛体,是《西江月》和《沁园春》,这个版块展示的就是字。就是笔酣墨饱的毛体书法。而哭之笑之的朱耷,八大山人的作品,她们也拿来练针。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已不仅仅是刺绣作品,而是一幅幅用针线描绘出来的画,针的画。水墨丹青,妙趣横生,不是吗。想象她们祖孙三代在设计创作时候的交流探讨,一幅作品成功后的巨大喜悦,将古代名家作品复活后的心满意足,工作,早就不是谋生,是美妙的享受了。
传承,艺术最重要的一步,非遗更是如此。陆树娴九十多岁仙逝。她的女儿和外孙女在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下,亦已经成为个中高手。我们看到,陆树娴的很多绣品,题材的选择和设计,就是她的女儿陆俊俭。陆俊俭自己的绣品,同样具有高超的艺术功底。照片上,老太太陆树娴专心致志,正在进行一幅作品的创作。另一幅照片中,她的女儿飞针走线,同样的创作,不一样的神情。
第三代是个八零后。难得的是,留洋归来,没有丢掉家中传统,同样热衷于针针线线。这一次三代人的三十九幅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接针”、“施针”、“绞针”、“乱针”等等专有术语,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于她们,不过是日常的口语。
泼墨挥毫笔下美,一针一线总关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3000ok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nanyangjinxu.com/html/sanwen/xu8775iuo003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