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汉字独爱“中”

言有未所尽,意有未必达。读书读出来一个“中”,并非纯粹的罗列,而是这个“中”字实在魅力非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算是对汉字的一种顿悟,抑或在前人说文解字的基础...
杂文 2025-07-10 0

女人的爱

女人总是虚荣的,特别是关于爱情,女人总是希望让别人羡慕自己的幸福。街上走着一对对情侣,不管自身感情如何,在面对外人时总是甜甜蜜蜜的。好朋友的恋情在我看来已经是很...
杂文 2025-07-10 0

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式

中国人的思维仍然习惯于过去的一个错误的定式: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好即坏,非敌即友。这种过于简单武断的思维方式,把国人带进了一个思维误区:或者肯定一切,或者否定...
杂文 2025-07-10 0

也来谈腐败

“腐败”一词是改革开放后沿用的新名词,其实以前也有但不时兴。“腐败”是指一种物质由于遇某种物质或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使原来内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运用在现实人活体身上...
杂文 2025-07-10 0

子不善,孰之过

世说·杂文〈其一〉论当今社会子女不善之举动成就原因子不善,孰之过?在当今社会中,家庭友好关系逐渐趋于紧张,其最明显的代沟存在与父子两代之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杂文 2025-07-09 1

丰满理想邂逅骨感现实

哪个大学生不想大学过的像王小波写的那样,“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而当你幸运的没被“...
杂文 2025-07-09 0

小猫钓鱼与小猫种鱼

“河边一只小猫猫,拿着钓竿把鱼钓。飞来一只小蜻蜓,它丢下钓竿把蜻蜓找。唉呀呀,唉呀呀,三心二意的小猫猫,一条小鱼也没钓着。小猫猫把缺点来改掉,拿着钓竿把鱼钓。飞...
杂文 2025-07-09 0

金鱼之死

一条金鱼死了,这不是一件小事。金鱼是朋友送我的,两条,一黑一红,很小,很漂亮,是朋友从公园的鱼池里偷来的。我不知道朋友是怎么样从偌大的一个鱼池里捕捉到那两条金鱼...
杂文 2025-07-09 0

擒贼擒王源自杜甫诗歌

《三十六计》中有“擒贼擒王”之计,计名探源似乎来自杜甫的诗歌《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
杂文 2025-07-09 0

一块石头

一块石头被废弃在荒郊。有一天,一位工匠不经意间发现了它,便把它搬移到一座正在修建的宅院里。工匠觉得这块石头外表虽然没有独特之处,可它古拙、质朴,适合自己的审美意...
杂文 2025-07-09 0

用我们今天的无耻行为为明天铺条死亡之路

今天,你造假了吗?造了——因为这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正如朋友所说“在这个社会没钱没法活你又不是不知道……”。是的,我们都“精于世道”,遵从“社会法则”。于是,...
杂文 2025-07-09 0

论骂人

论骂人骂人,又可以称作口说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骂人的现象和功夫可谓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因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世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口水战也不断改...
杂文 2025-07-09 0

用胶水补裂桥让人啼笑皆非

【专栏·传媒杂谈】报道:南京“桥糊糊”事件还未彻底了结,昨天该市竟又有一座桥梁,红旗桥出现了栏杆开裂。路桥工程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百姓安危,连续几天之内,突然冒出...
杂文 2025-07-09 0

简评十三部电影

我一直喜欢看电影。在疲于奔命的琐碎生存里,在白天与黑夜那些寂寞的空间里,常常,电影与我,相互陪伴着度过了许多漂泊流浪的岁月。今儿,岁末年初的时刻,想起曾经看过的...
杂文 2025-07-09 0

丁香花开的声音

我很喜欢读牧歌的文字,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词,都透着一种淡淡的芬香,文字里有着浓浓的书卷气。譬如这首《丁香花》,满城丁香灿烂着,优雅着。牧歌老师由丁香花开,引发了浪...
杂文 2025-07-09 0

穿衣戴帽话“国服”

俗话说:“人看衣裳,马看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说的就是服饰对于人的气质魅力的重要性。然而,就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四大需求来说,“衣”,排列在首位,古人对...
杂文 2025-07-08 0

盛世情剑幽兰,大唐长歌一曲

翻页键按下,等待空白页面跳跃出章节回目的瞬间,会想象:这样的文字铅印成书本,会给人怎样的一种感受。接触武侠的时间很早。小学四年级便躲在天台上,借着邻里的灯光,酣...
杂文 2025-07-08 0

关于“穿越”的联想

打开网络,你会发现一个特色:凡文学网站,穿越成神和穿越成妃的文文占据了统治地位。望着满天繁星似的力神和美妃,不禁让人好生纳闷:我们生活的社会,除了楼房和鸡的屁,...
杂文 2025-07-08 0

饥饿的艺术

我经常为自己的物质上的充实无忧而倍觉恐慌。这时,我想到了那个大喊“上帝死了”的尼采,他说,在考虑一切审美价值时所采取的衡量尺度是“倘若生命过剩那么便是贫乏。”饥...
杂文 2025-07-08 0